“扶贫社”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2017-04-18 09:11:00
分享

“扶贫社”打通“最后一公里”

  游客在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滑雪 陶明摄

一个时期以来,村级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管理手段单一、服务平台缺失等痼疾不但长期消解基层村“两委”权威性,导致“空壳村”频现,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难解的“梗阻”。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陕南基层调研发现,去年以来,陕西省留坝县积极探索村级组织管理运营新模式,通过创建“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简称扶贫社),为村级组织赋权活能,使村级组织发展有了本钱、管理有了手段、干事有了平台,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接受采访中,陕西省政府参事、从事农村问题研究30余年的郑梦熊在实地调研后认为,留坝县创新的扶贫社模式是伴随着农村产业、就业、收入结构变化的一种有益尝试。它不但有利于破解农村有集体无经济的发展困局,而且有助于重构和调整新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他看来,以往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只能解决群众温饱,但无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现在农村的发展到了分久必合的阶段。这种重构与调整,叫响了农村集体经济,为稳定脱贫打下了基础,短期看有助于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长期看有助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脱贫攻坚遭遇“空壳村”“梗阻”

陕西省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薄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留坝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6.5%降至2016年底的4.7%,但脱贫工作中出现的“两热两冷”现象使脱贫难度陡增。

“一边是上层热、政策热,另一边却是村干部冷、群众冷。”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国家接连出台各种扶贫政策,但到了村组织这一层常遭遇“断头路”,一些村干部成了“甩手掌柜”,群众参与度低,脱贫成效打折扣。

本刊记者调研发现,一方面,村级组织经济实力欠缺,75个行政村中“空壳村”就占到38个,遭遇“无米之炊”的村“两委”管理主体缺位、管理方式单一、村集体凝聚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服务平台,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普遍。

留坝县武关驿镇松树坝村支部书记习帮清从事基层工作十余年,他说,村里缺乏资金来源,通村水泥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公共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要逐级上报,只能寄希望于县上出钱修建,但逐级审批下来往往耗时较长,影响村民正常生活。

本刊记者了解到,有些村子还常出现“会荒”,政策下达不到位,凝聚力越来越弱。为了凑够参会人数,有时不得不承诺给群众参会报酬,但又因无法兑付造成干群矛盾,村级组织只好尽量少开会、少举办活动,村民与村组织距离逐渐拉大。

“基础建设靠要,公益事业靠等”,村级组织服务管理功能不健全等因素,逐渐使村“两委”在村民中的威信和组织能力日益下滑。留坝县扶贫办主任崔应茂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村级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参与度不是很高,“第五级书记”的工作责任没有很好落实,村级组织在担当“前沿指挥部”重任时,能力遇挑战、工作受局限。

留坝县武关驿镇党委书记刘东辉告诉本刊记者,缺乏村组织主动配合,不少帮扶单位和包联干部只能将扶贫当做阶段性中心任务抓,送钱给物以期尽快完成任务,群众参与度不高,甚至助长了“等靠要”思想,“输血式”扶贫长效性不佳。

“这些问题是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中的老大难,也是脱贫攻坚工作想不走过场就必须解决的症结性问题。”许秋雯说。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留坝县仍有贫困村1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13户1702人,脱贫任务艰巨。

扶贫互助“一个都不能少”

为破解村级组织干事没实力、组织缺手段、服务少平台的困局,加速脱贫步伐,2016年,留坝县开始试点探索组建由村支部领导的集“经济、管理、生产、服务、公益”等功能于一体的扶贫互助合作社,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

根据制度设计,扶贫社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管理服务。在扶贫社之下,设立一个生产服务作业队,这支队伍分为生产经营和公益服务两大类,两个类目下又成立包括产业发展、电商服务、文艺宣传、卫生保洁等各个支队,共同构成一个新型农村综合体。

为解决扶贫社启动资金难题,留坝县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为每个扶贫社提供30万元,主要用于各专业组(队、站、点)开展生产、购买生产资料等。同时,为每个扶贫社内的扶贫互助基金协会提供资本金30万元,主要用于向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同时鼓励入社贫困户、能人大户入股参加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并根据股金份额参与分红。

针对各专业队缺乏经验和能力承接经营项目等问题,留坝县专门出台了项目代建制度,将总投资30万元以下、工程技术简单、能够吸收当地村民投工投劳的项目,交由扶贫社组织实施,并明确规定贫困户参与比例。

刘东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扶贫社内,每个技术工每天收入150元,青壮年劳力每天收入120元,普通工人每天收入80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更重要的是,不少参与劳动的贫困户,还能在其中学到手艺,就算出去打工,也有一技之长”。

今年37岁的高礼秀家住武关驿镇松树坝村,家里共有6口人,去年刚刚脱贫。“我家以前主要靠爱人在外打工赚钱,我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饭,一年下来也落不下几个钱。”她说,“自从村里成立了扶贫合作社,我就申请去工地打工,现在一天100元,管吃不讲,还能照看老人和孩子。”

目前,留坝县首批11个试点扶贫社都建起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共发展会员1017户3346人,占到试点村总人口的45.7%,其中贫困户243户711人,占试点村贫困人口的76.2%,累计吸纳股金184.4万余元。

扶贫社渐成脱贫“主心骨”

走进留坝县火烧店镇中西沟村,这个主打旅游产业的村落山边桃花灼灼,村中巷陌整洁。今年64岁的李昌寿是村里的贫困户,加入扶贫社后专门负责集镇和村中道路清洁工作,年收入上万元,“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在家门口挣工资,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啦。”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留坝县火烧店镇党委书记郭绵说,扶贫社在设立公共服务类岗位时通常优先考虑入社贫困户,并结合个人特点、技术能力、家庭情况等合理安排,保障其有活干、能赚钱、早脱贫。在发包生产项目和工程时也明确规定,个体股东中贫困户股份不得低于51%,凡是承包、领办项目的能人、大户,雇用劳动力中贫困户所占比例不能低于30%,实现大户带动贫困户,共同抱团发展。

在武关驿镇松树坝村村委会旁,十余名戴着黄、红两色施工帽的当地群众正在修筑河道。武关驿镇副镇长王倩告诉本刊记者,这是村里扶贫社下设的工程建设服务队承接的又一工程,其中戴黄色帽子的是施工人员,戴红色帽子的是管理人员,“这些工程管理都非常严格,不但为工人买有保险,而且要求大家必须按时上工,同时我们还聘请县级主管单位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据了解,松树坝村扶贫社成立于2016年8月,仅半年时间就承接了8个小型基建项目,盈利近20万元,其中14万元作为发展基金留在合作社,6万元作为村集体积累进入集体账户,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就近务工,人均增收2000余元,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和村级积累增长的“双赢”。目前,松树坝村3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习帮清说,以前我们村委会本身就是“贫困户”,说话没底气、不硬气,更谈不上凝聚力,没办法只能“挂空挡”,“现在有了积累,逢节过事,群众参与性明显提高,前些天过妇女节,村里举办文艺汇演,热闹极了,在以前都找不来人。”

在位于留坝县紫柏山脚下的留侯镇营盘村,四周青山环绕,溪水潺潺。“我们扶贫合作社承接了紫柏山景区、村中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村中滑雪场的日常保洁工作,交由环境保洁队实施,队里贫困户占了一半,他们每人每月平均出勤6天,就可以获得600元的固定收入,其他时间还可以在工程服务队上班。”营盘村村支书谢清春说。

在许秋雯看来,“我们组建扶贫社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改革基层政权运行模式,激活基层组织效能,留下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把村级组织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我们还‘挺纪’在前,实施村财镇管,扶贫社不见资金,并且要求村组干部不得领办经营性服务队,不但能够确保干部队伍廉洁,而且可以防控资金风险。”许秋雯最后说。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