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当“城漂”,身份变了

来源:人民网
2017-05-15 13:39:44
分享

“在外面漂的6年太快了,也收获太多了。”坐在敞亮的办公室里,马晓奇如此简单地概括着自己曾经南下打工的日子。

17年前,只身一人去广东东莞,住着工厂里15人一间的大宿舍,每天工作11个小时。在当生产线普工的时候,马晓奇整日与粉尘、污水打交道,做变压器的磁芯研磨工序,手指甲时常被磨平,他自己调侃道:“根本用不上指甲剪啊。”人群的聚散,青春的过往,马晓奇目睹着身边很多从外地来的打工人换厂、离开,但他都一直勤勤恳恳,凭着股韧劲坚持下来。

这里离家乡很远,但马晓奇相信,只要学到技术就会离家乡越来越近。

出去,就是为了再回家乡

马晓奇记得,进厂第一天花50块钱买了厂牌,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是700多元,干着电子元件企业里最脏、最累的活,和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拿着计件工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进城务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密集区,马晓奇也毫无例外涌进这样的浪潮中。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外出是为学技术、学经商经验,“出去之前就想,肯定是要回家乡。”

“生产线的普工、技术员、班长、品保课长、生产厂长、生产副总、公司副总”,马晓奇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城漂”6年的奋斗履历。即便工作再忙,他每年都要回来看父母,做再大的事业,赚再多的钱,也买不来陪父母的时间。

浓浓的乡情,就像游子们和故乡之间那根长长的线,马晓奇一直想在家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006年,和往常一样回来看父母,无意间得知大荔县正在建工业园区,就托人了解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项目和政策。当时,这里的土地、人力成本都较低,觉得是时候离开东莞了。”马晓奇笑了笑,出神地望着窗外。

这一次,马晓奇要回家乡了。2006年底,2名技术员、15万元、一箱行李,他就这样回来了,在大荔县创办了“陕西宝优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这一步,也让马晓奇迈入了“城归族”。在一段时期,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随之带来的财富转移也起到了平衡城乡差距的作用。如今,很多从农村出去打工、经商的人,经过城市的历练,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开拓了眼界,具备了创业的能力,愿意回家乡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

利用废弃粮站进行改造,自己筹借40多万元,在2007年3月5日,马晓奇的公司静悄悄地开始第一轮试生产;2008年底,建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之后的日子里国内外订单量增多,公司业务也红火起来,人员、流动资金吃紧、融资难的问题也随之显现,这让马晓奇一直都有些犯难。

从马晓奇回大荔县创业至今,已经近10个年头,很多与他同年龄阶段的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再是建筑工地上不畏寒暑的青年,或工厂流水线上手脚麻利的女工。如今,看着工厂里的年轻人,马晓奇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做普工的自己,“不同的是,电子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现在厂里工人的出勤率、生产效率都偏低,与沿海相比有差距,年轻人也不愿意干这个。”

情感,终究离不开土地

310亩土地,每天穿行其中,一年能穿坏4双鞋,迎着骄阳,踏着泥泞。“在外面待的人,酸甜苦辣都尝尽了,还是脚踩在田地上踏实。”罗新龙一边拨开田地边上的绿化树木,一边感叹。皮肤因为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工作而晒得黝黑,双手因接触农具、农作物和植株,也很是干燥粗糙,且留下多处裂痕。然而,罗新龙的眉宇间始终带着笑意。

挖掘机在地里作业,打桩的人、平整土地的人、测距的人,都在这片地里忙活,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一改人们对农田的认识。“很多新技术都要在这片地里展示,这次让杨凌雨露公司的人来建大棚,算上在建的这6个大棚,地里就有36个双拱双膜越冬式大棚了,大棚里的作物都是无公害的。”罗新龙随手掐下一小株菜花放进嘴里。

“这里曾是儿时和玩伴们一起玩水的池塘,那里曾是我们回村必经的路口。”罗新龙指着记忆中的这些地方,“今天的这片土地,在当年流转的时候都是没人要的,可是我要,我要让它打满粮食、种满瓜果蔬菜,长满郁郁葱葱的苗木。”洋葱、小麦、甘蓝、菜花、葡萄、漆树、红叶樱花……都在310亩的田地里尽情生长,一起生长的还有罗新龙对这片地的执着。

2011年回到家乡杨陵的时候,没人看好罗新龙,也没人看好他的这个选择。“离家十多年,以前又没种过地,怎么可能把地种好。”很多人都这样劝罗新龙。“父母在情感上也接受不了我回来,在外面有房子、有车子,已结婚生子,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没必要回来。”罗新龙说。

1999年到烟台当兵4年,离开部队后筹钱买了一辆依维柯车,跑着烟台至青岛的客运线路。当时一张车票卖40多块钱,罗新龙一年纯收入就有12万元,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可是,罗新龙还是回来了,建起了“杨凌泉江家庭农场”。“卖了烟台的房和车,带着62万元回来,准备发展农业。回来后就住在地里的三间平房里,厨房、卧室、卫生间,门口再拴一条狗,连个院子也没有,我和妻子还有大女儿就这样开始了回乡生活。”现在,罗新龙把自己最初住的屋子叫“小别墅”。

在山东的13年,罗新龙看到那里的现代农业很发达,想家乡的农业也应该可以做到。他就这样在这片农场里安安静静地耕作了7年,每天早上7点到地里,晚上8点回家去,很少能按时吃完三餐,“吃饭挺浪费时间的。”土地流转合同是20年,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现在留给他和这片地的时间就只剩14年,罗新龙还有很多想法正在规划,他担心以后正在旺盛期的农场,因为合同时间终止而不得不停下。“比起银行140万元的贷款更让我担忧的是,不能留给这片地更长的时间来发挥它的作用。”40岁的罗新龙陷入沉思。

年轻人,该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去

“果子哥哥”的称号让张博成了网红。“为什么红了?可能是因为‘七夕梨’吧。”张博腼腆地说着。

“七夕梨”就是红色的红啤梨和绿色的早酥梨搭配起来,由于这两种梨上市时间为7-8月份,赶上七夕情人节,所以把它们组合成“七夕梨”。2015年的七夕前一天,张博在新浪微博推出这个话题,拿了两个梨,一个红梨,一个早酥梨,放在一起拍了照片,通过图片处理后,把它们做成“爱人”,再加上话题:不“梨”不弃、“梨”不开你,让这两种梨子真的火起来了。“因其独特,3天就卖了3000斤!很快,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大荔县似仙村‘不梨不弃红皮梨’就出名了。”张博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博是大学毕业的“90”后青年,在外上学工作,也卖过投影仪,但是受家庭影响,每年需要为水果销售寻找出路,看着外公、舅舅一年辛苦种水果,到头来也没什么收入,总觉得有些憋屈。现在赶上了互联网的机会,决心将自家水果通过网络销售,同时将家乡优质水果宣传推广出去,就这样,张博把创业基地选在了外婆家的村庄——似仙村。

“当时没经验,也不知道要区分大小和品相,就采摘了6000斤红啤梨,寄存在别的镇子上的冷库里,每次从人家那儿拉500多斤回来。最后在网上卖掉了品相好的梨,剩下的那一半都坏掉了。”张博说,“最后把赚来的3万块钱全花了买了个冷库。起初,想法很简单,之后就想如何让农产品更有价值,品质更安全。”

大量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特色产品被“城归”发掘,搬到网上销售。农村电商在全国兴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有数据显示,54%的返乡人员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销售产品的。

张博就这样,给家乡的农副产品赋予创意,打开了销路,把村里的冬枣、圣女果、李子等都从互联网上卖了出去。附近村上的果农得知消息,纷纷找张博帮忙,大荔县西北偏远的村里也是运送水果的大车小车络绎不绝。张博还带动一些村上的农户学习微电商创业,主动引导3家贫困户学习电商,学成后当下就销售了6000斤李子、梨和杏。

“2年前,我去银行贷款、办创业贷款都没批下来,最终是借了亲戚的钱。”张博回忆。如今,“果子哥哥”也被更多人知晓,还成为新浪微博涉农大V,通过微店、淘宝分销家乡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水果超市都有家乡的水果,眼看着这条路越走越宽,张博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城归”创业调查之二

“城归”创业调查之三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