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热浪“说陕西”冒着酷暑“送平安”顶着烈日“建家园”

作者:张江舟 来源:陕西传媒网
2017-07-26 10:15:00
分享

赶着热浪“说陕西” ——酷暑中探访兵马俑景区的旅游服务者

暑期向来是国内旅游的旺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更是备受家长们的青睐,成为很多家庭带孩子在暑假游历的目的地之一。面对今夏的酷暑以及蜂拥而至的游客,西安的导游们要怎样讲好陕西故事?他们每天的工作又需要面对哪些挑战?

每年夏季,西安的温度都处在全国高温城市排名的第一方阵。今年7月19日,根据中国气象局实时监测数据,西安地表温度达67℃,已赶超吐鲁番成了全国第一。

如此高温,并没有阻止国内外游客涌入西安的脚步。

在各大景区里,无尽的热浪加上汹涌的人潮,让这个夏天热上加热。

赶着热浪“说陕西”冒着酷暑“送平安”顶着烈日“建家园”

烈日下,游客们纷纷把自己包裹严实。 陕西日报记者 袁景智摄

兵马俑一号坑变身“汗蒸馆”

西安市内的著名景点众多,但要说到哪家名气最大、人气最高,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莫属。

7月22日9时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检票处已被浩浩荡荡的游客队伍挤满。各家旅行社的大巴车在停车场入口排成长龙状等待进入,大量自驾游游客也不断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

“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来陕西旅游最大的看点就是这里。我们全家今天专门赶了个大早过来,却没想到已经有这么多人在排队检票了。”游客郑先生说。

11时许,在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展厅里,数量巨大的游客沿着参观走廊缓缓移动,摩肩接踵。由于室内温度高、通风不畅,几乎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人们的额头上、脖颈上、手臂上,肉眼可见一滴滴汗珠不断地向下流淌着。整个展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汗水味道。

“这场面,就好像在逛兵马俑主题的‘汗蒸馆’。为什么不给这里装空调呢?”有游客抱怨说。

一位年轻的女导游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耐心地解释说:“一号坑建成时间较早,当时并未设计安装空调和通风设施,大家多见谅。后面我们要参观的二号坑、三号坑以及铜车马展厅就有通风设施和空调了。谢谢大家理解!”

针对一号陪葬坑展厅的现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任浩东介绍说:“一号坑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受当时的建筑水平所限,且未考虑到如今人流量的庞大,因此在很多设计上都比较落后,比如没有安装空调及通风设施、参观通道较窄等。目前我院已经将一号坑的整体改造列入计划,着重考虑文物保护需要以及更安全、舒适的游客体验。”

赶着热浪“说陕西”冒着酷暑“送平安”顶着烈日“建家园”

讲解员背后的衬衫湿透了贴在身上。 陕西日报记者 张江舟摄

赶着热浪“说陕西”冒着酷暑“送平安”顶着烈日“建家园”

双语讲解员张锦一边为游客领路,一边介绍兵马俑的背景知识。陕西日报记者 张江舟摄

各地游客纷纷为西安导游“点赞”

“陕西的景点基本靠嘴”是导游圈里流传颇广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陕西的遗址、文物等数量众多,比起地面上能看到的实物,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文化内涵更加引人入胜。而这些隐形的旅游体验,都需要由知识丰富、业务精通的导游用语言传递给游客。

“来兵马俑参观,请一位优秀的导游做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是自己逛一圈,我恐怕只能收获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但有了导游的细致讲解,我了解了秦国的历史、兵马俑背后的文化和内涵、发掘和保护过程中的故事。这些都非常有意思。”烟台游客赵小姐说。

“我们团队的导游真的是太辛苦了。这么热的天我们都打着太阳伞,但她为了不让团员掉队,每天都顶着太阳一手举旗子,一手拿话筒。参观游览的时候,她要不停地讲话,给我们介绍景点。我们休息的时候,她又要去联络对接下一站,或者给我们搞服务、做准备。几天下来,小姑娘明显晒黑了一大圈。”贵州游客陈女士说。

“跟团游的游客大多都有随团的导游负责讲解,自驾游的游客则需要在景区内找讲解员,这部分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博物院检票口,一位正在休息的讲解员说,“今天我已经带了三次团,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把这博物院跑七八圈。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来兵马俑一次,所以我们要努力把每一次解说做到最好,不能给游客留下遗憾。辛苦归辛苦,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张锦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名专职双语讲解员,刚结束一次带团讲解的她,脸上的妆已经花了大半,后背的衬衫彻底湿透贴在身上。她说:“我们带游客走一圈,讲解大约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外国的游客对兵马俑的好奇程度要比国人更高,每到一处都会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所以除了基础讲解词,我们还需要做很多额外功课,比如各个朝代的历史、秦代的民间故事、陕西的风土人情等。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宣传陕西。能在兵马俑当讲解员,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我很自豪!”

赶着热浪“说陕西”冒着酷暑“送平安”顶着烈日“建家园”

  青年志愿者在咨询台为中外游客服务。 陕西日报记者 张江舟摄

青年志愿者成为景区的“风景线”

根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检票处统计,7月16日至22日,一周时间内博物院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单日最高为2.4万人次。如此大的客流量,让景区里本就数量有限的讲解员忙得不可开交,大批暑假期间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青年志愿者成为接待游客的生力军。

高弘毅是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这次暑假期间她和同学们共39人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担任青年志愿者。她说:“平日里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加上最近的天气又特别炎热,短短十来天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兵马俑大有施展英语水平的机会。每次成功帮助外国游客解答困惑,或是能为他们成功地讲解上一圈,我们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负责协调志愿者工作的郑芸菁介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与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院校都有长期合作。暑假期间,学生们自愿报名到博物院担任青年志愿者为游客服务。博物院给学生提供了定点讲解、检票服务、游客咨询、问卷调查等四个岗位。郑芸菁说:“这些学生在服务游客的时候特别有热情、有耐心,开始我们还担心他们的讲解不够准确。事实证明,这些学生在上岗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尽管讲解时会有些生疏,但他们的认真负责得到了各地游客的一致认可。”

青年志愿者朱润泽说:“为了不在讲解时出纰漏,我和同学们都参加了博物馆的专项培训,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去记忆基础讲解词,还会在闲暇时练习站姿、手势等。这样的经历对我们而言很难得,也很珍贵。”

据了解,7月3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还将迎来200多名中南大学的青年志愿者。(陕西日报记者 张江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