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麦田盛宴”在陕西杨凌激情上演

近日,在陕西杨凌国家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小麦基地,以“传承华夏农耕文明·礼赞祖国七十华诞·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主题的第四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盛大的“麦田盛宴”在陕西杨凌激情上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12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陕西杨凌国家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小麦基地,以“传承华夏农耕文明·礼赞祖国七十华诞·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主题的第四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追溯杨凌与小麦的历史渊源,可谓羁绊已久。50年代,西北农学院赵洪璋院士主持培育的“碧蚂1号”,在黄淮麦区统计推广种植9000余万亩,创造了小麦良种推广的世界纪录。也是从这里开始,60年代的“丰产3号”、70年代的“矮丰3号”系列良种……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四次以这里的老师培育的品种为主导,为提升全国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通过国审的“西农979”、“西农511”等再次将国人的目光拉向杨凌这个“农科城”。

以打造我国农科高地、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依托产学研优势,杨凌将小麦产业文化发展落到实处,以“小麦文化节”为依托,通过传统小麦收割、打碾,聆听农业文明发展历程,品鉴蘸水面等生动形象的活动,将杨凌与小麦的发展紧密相连。

杨凌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从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再到“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赵洪璋院士;再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振声院士;再到王辉、赵瑜、吉万全等一大批小麦科技工作者,他们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默默奉献,细数杨凌的小麦文化,已经深入杨凌人的血脉与骨髓,传承着杨凌人的风骨与情怀。

Paul Weckler是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教授、国际精准农业专家,他在目睹了小麦文化节的现场活动后深有感触:“美国小麦推广活动只是单纯展示并推广不同的小麦品种,杨凌小麦文化节融入文化元素,这一点来说比美国的活动更有特色!”除此之外,现场亲子活动的举办也将学堂从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农业历史学家樊志民教授、著名作家贺绪林等为学子们上了一堂丰富生动的“传承课”、“农家课”、“实践课”。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提起杨凌,还有一个避不开的话题——蘸水面。第四届小麦文化举办期间,杨凌蘸水面就作为“重量级嘉宾”,给现场群众带来味觉上的极致享受。

面好吃,那一定离不开优质的小麦品种。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的健康,小麦育种专家为此不懈努力。近年来,杨凌有近1000名科教人员从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培育出10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0亿亩;年种子交易总额约6亿元,占陕西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种子管理站站长杜永丰在参加完小麦文化节深有感触的说,我国是小麦的原产地之一,举办这个活动对传承农耕文化很有意义,我们应该以小麦品质为主,让小麦品种去适应市场需求。

作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小麦新品种研发的路上,杨凌正不断发挥着辖区内农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依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创新发展种业,为国家粮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