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国际班列构建两地经贸往来新通道

7月16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首列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港始发,奔向四千多公里外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这条线路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落实今年6月与比什凯克自贸区签订战略协议,推动两地经贸往来构建的新通道。

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国际班列构建两地经贸往来新通道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17 09: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6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首列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港始发,奔向四千多公里外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这条线路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落实今年6月与比什凯克自贸区签订战略协议,推动两地经贸往来构建的新通道。

上午9时15分,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首列发车。汽笛长鸣,车轮铿锵,满载机械设备、工业原料、服装鞋帽等轻工产品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出西安港,一路向西,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奔向4361公里以外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全程运行7天左右。

本趟班列运载的50个集装箱货物来自陕西、江苏、浙江等地。目送班列离开,入区企业——西安国际港务区海得邦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部经理杨曦高兴地告诉记者,这趟班列搭载了他们公司承运的的一套工业设备,7天左右就能直达比什凯克。班列开通提高了运输时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一个40尺标准箱运费比原来降低5000元左右。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西安-比什凯克国际货运班列开通以前,货物通过长安号运抵中亚,经口岸分拨至比什凯克,班列开行后将实现整列直达,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0天左右压缩至7天左右。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亚地区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上,与哈萨克斯坦、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比什凯克自由贸易经济区成立于1995年,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毗邻各类原材料基地,同时确立了特殊的海关制度,进口至吉尔吉斯斯坦自由经济区区域内的产品、原材料、设备获得了自由海关区域产品的地位,且免除关税。加之利润、财产、土地零税率等优惠的税收制度,吸引了全球各国291个投资商在自贸区内进行经贸活动。

2019年6月11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经济部副部长达斯塔卡德罗夫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的见证下,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与比什凯克自贸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国际港务区与比什凯克自贸区就共建贸易中心、矿产交易中心、互相设立办事处及定期相互交流访问等达成了共识。这是双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是加强经贸往来和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西安国际港务区入区企业——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比什凯克自贸区设立西安港·思赢科技公司海外仓,并计划在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投建一条年产量30万台的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的生产线。

为贯彻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更好服务于两地经贸往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携手铁路、海关等部门,开通了西安直达比什凯克的国际物流通道。

“这条线路是我们落实今年6月国际港务区和比什凯克自贸区签订的战略协议的具体举措,为推动两地经贸往来构建的新通道,班列开行将为中吉两国在投资、贸易、文化、科技交流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下一步,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长安号大通道优势,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以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提升走出去的“吸引力”和引进来的“竞争力”,实现通道、贸易和产业的良性循环。让长安号成为“西安智造”走出国门,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进入中国的“丝路使者”,造福沿线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成果。(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