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线上打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陕西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线上打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3 09: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16-21日,为期一周的陕西省2022年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落下帷幕,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承建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作为主会场和重点项目参与观摩。

本次观摩采取“线上+线下”观摩模式,通过工程短片+720°全观景展示,深度解码项目智慧工地、安全标准化管理、绿色施工、新技术应用、BIM管理等内容。

结合机场项目特点,项目成立之初,便组建BIM深化团队全面攻关项目技术难点,建设过程中,团队自主研发了“数字建造服务平台”,解决了多专业协同工作以及疫情下人员跨地域协同问题。

同时,BIM深化团队以轻量化BIM模型为载体,依托动图二维码技术,开展现场场模巡检,通过“BIM+AR可视化验收”“关键数据云端协同巡检”“放样机器人快速复核”“三维激光扫描仪现场实体验收”等管控手段,全面落地BIM深化成果应用,保证工程建造一次成优。

在建设过程中,“智能装备+产业工人”的模式在项目得到规模化推广,通过应用自动墙面抹灰机器人、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自动地面抹光机器人、放样机器人、钢筋绑扎机器人、探地雷达、混凝土质量智能实时预警系统七大智能装备及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项目还研发桩基信息管理软件完成20余万根桩基数字化编号,并提取桩长、桩位坐标等信息自动导入旋挖钻机信息控制台,辅助旋挖钻机进行作业。同时,深度开展传统挖掘机、压路机的智能化改造辅助现场质量管理,实现数字技术与建造完美融合。

为进一步联动新资源、研发新技术,项目成立了中建八局西北地区首个博士工作站,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品质建造。

在减隔震方面,项目自主研发并应用了两种“自纠偏”智能隔震支座,取得5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建造战略,项目引入光伏发电技术,打造了零碳排放工人休息区,将科技光芒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

同时,项目在西北地区创新采用预制空心桩载体桩技术,进一步加强过程管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项目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敬畏生命,守护安全,监管并重,落实责任”为安全理念,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指导思想,基于“平台+内容+终端+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项目智慧安全管理科技化、信息化。

项目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为核心,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识别等技术,构建了飞行区围界安防系统、危大工程在线监测系统、5G安全巡检眼镜等多个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人机环管风险智能感知,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智能建造推动高效建设,科技创新成就美好未来,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始终坚持数智融合,创新驱动,“筑”力打造智能建造新典范。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