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为媒聚天汉,嘉宾云集谋发展。11月2日,由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汉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启动仪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肖红,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红,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平分别致辞。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重介绍朱鹮保护经验。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韩国庆尚南道昌宁郡郡守成乐仁、日本新潟县佐渡市市长渡边龙五、中国驻新潟总领事崔为磊通过视频致辞表达对本次活动成功举办的美好祝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昕,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曹辉,汉中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屈占权,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巧玲,汉中市副市长王红艳,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刘伟,以及河北、山东、甘肃、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等朱鹮分布地的省市林业部门和友好协会负责人等出席启动仪式。
世界生态组织秘书长江仁海,世界生态组织亚洲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世界商人网主编王晓玲,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世界爱鸟节”发起人、“世界鸟王”、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艾雅康,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前驻华商务参赞、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东方集团副董事长、东方银行驻华首席代表达姆多罗夫·卡龙,荷兰驻华大使馆数字经济顾问、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创始人罗宾·必顺等嘉宾等也应邀出席。
朱鹮是我国特有的生态名片,传播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朱鹮从“发现”到“保护”,从“繁衍”到“复兴”,奋力谱写了生态文明史上拯救濒危物种的盛世华章,创建了生态保护事业的经典范例。朱鹮作为友好的使者、和平的象征,构架起中日韩等国合作的友好桥梁,不断促进各国合作交流。朱鹮的合作交流为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展示了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强大魅力。肖红说道。
陕西作为野生动物资源大省和世界唯一的野生朱鹮分布之地,要勇立潮头、把握机遇,进一步推进省际、国际间朱鹮保护研究、技术创新、学术研讨和种源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单红说,本次活动是全球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保护“陕西方案”“中国智慧”的全面展示,也是传播“和美、高远”朱鹮文化、深化中日韩等地区友好文化交流的再次出发。希望大家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进一步推进中日韩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
王建平在致辞中表示,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兴旺之城。近年来,依托朱鹮保护,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和旅游产业,积极推动对外交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篇章。
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晓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冬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艾雅康围绕“中国朱鹮野化放飞种群的保护研究、做好新时期朱鹮保护”等主题分别发言。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胡劲涛宣布“朱鹮频道”上线开通并介绍了有关情况。
仪式上还发布了洋县朱鹮IP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洋县将构建以朱鹮文化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涵养、有机产业、观光体验、康养旅居、自然研学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朱鹮IP产业体系,聚力将朱鹮打造为洋县最优的生态名片、最佳的有机标识。“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用品牌和“朱鹮之旅”旅游路线也在仪式上发布。
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国际友人代表受邀,共同启动了“生态汉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朱鹮文化交流活动为期3天,期间还将开展汉中绿色食品产业链招商推介、朱鹮保护和有机产业观摩考察等活动。
据了解,朱鹮是世界至为宝贵的生态精灵,被誉为“吉祥之鸟”“东方宝石”,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上世纪朱鹮曾一度销声匿迹。1981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经过42年的不断保护,我国朱鹮种群数量已从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突破万只大关,形成1个野生种群、11个野化放飞种群、13个人工繁育种群,野生种群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朱鹮从陕西起飞,逐渐在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江苏、湖南、山东、甘肃、湖北等历史分布地重现。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