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发掘秦墓237座,和前两次发掘形成上千规模秦人平民墓地

陕西咸阳发掘秦墓237座,和前两次发掘形成上千规模秦人平民墓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10 1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历经半年,该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秦墓237座,出土文物878件(组)。

据了解,该发掘区域位于咸阳市东郊渭河二级台级上,东距秦咸阳宫殿遗址约11公里,南距现渭河河道约1.7公里。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为配合咸阳市渭城区碱滩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发掘清理墓葬263座,其中战国晚期秦墓237座、汉代13座、唐代3座、北宋1座、明代2座、清代7座,以及唐代窑址4座。

本次挖掘出土文物878件(组),以陶器为主,大多为实用器,器型有陶鼎、盒、壶、缶、蒜头壶、双耳罐、茧形壶、盆、釜、鬲等;还出土铜带钩、铜镜、铜印章、铜璜、铜饰、“半两”铜钱等铜器,以铜带钩为主;以及玉环、玉璧、玉印章、耳珰、串饰等玉石器。

在2座新莽时期墓葬中,考古人员出土了陶鼎、罐、壶、甑、仓、盘,以及货布、货泉等随葬品,最值得注意的是10件釉陶羊、骑羊俑,在同时期墓葬中较为少见。

1995年、2022年,考古人员在碱滩村北部塔儿坡发掘墓葬805座,其中战国晚期秦墓占比95%,出土文物2221件。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昆桦介绍,本次发掘,与塔儿坡前两次发掘毗邻,时代相近、文化属性相同,且墓葬等级差距不大,形成上千座规模的大型战国晚期秦人平民墓地,进一步证实咸阳市东郊是秦咸阳城的一处墓葬区。墓葬分布密集,但打破关系较少,说明在当时对墓地有规划或墓葬之上有明确的墓上标识,在局部表现出两座或更多的墓葬有规律排列分布,应是血缘或亲属合葬。另外,根据墓葬形制分布趋势,进而可以初步判断秦咸阳城墓葬区由近及远的布局规划思想,同时也对战国晚期秦墓的分期断代提供思路。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旭阳 李昆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