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科技创新服务国之重器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科技创新服务国之重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30 09: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日前,记者走进西安经开区的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材料),了解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是我们的使命担当。迈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第一步之后,西部材料坚守着服务国家的初心,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硕果累累,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材料行业多项空白,解决了航空航天、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多项‘卡脖子’难题。”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学军表示。

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立足“有色院模式”改革创新的典范之一,西部材料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在钛锆加工材、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贵金属材料、金属纤维及制品、难熔金属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产业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西部材料已成为下辖7个控股子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产业转化能力的高科技集团公司,目前拥有包括500余项有效国家专利、主持/参与制定15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一大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多项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电、环保等重点领域,在产业规模、体系建设、集群效应、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

据介绍,该公司的钛锆材加工基地既是国内高端钛合金材料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锆材主要生产企业,其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材料生产线目前铸锭熔炼能力为15000吨/年,板材产能10000吨/年;管材产能1500吨/年,能够极大地满足我国对高品质钛合金板材、管材的迫切需求,为国家提供重要的关键材料支撑。在我国新一代大型飞机的研制进程中,西部材料作为钛合金材料和稀贵金属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保障。银合金控制棒、凝汽器用复合管板、钼合金舟及模拟芯块、可控核聚变装置用TZM和钨铜复合材料等应用于我国核电领域,创造了多项“唯一”。公司开发的金属纤维过滤材料,既具备金属导电、导热、耐腐蚀的特性又如化纤般柔软,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过滤和造纸等领域,填补了国内低阻高效长寿命高温除尘过滤材料的空白;完成的“某材料和涂装工艺研究”,解决了现役辐射防护装具重量大、对人体有害、舒适性差的问题,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谈及近年来在西安经开区内的发展,郑学军表示,从2005年企业落地经开区后,18年的时间里,经开区在产业相关配套服务上提供了诸多支持和精准服务,让企业享受到了发展的便利。

“我们周围的陕汽、隆基这些企业,包括兵器工业园的入驻,外协加工分析检测企业的逐步落地,都使得我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这对于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应用场景。除了产业链延伸、补充外,经开区还围绕企业所思所想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我们的核电银合金控制棒产品,就是在西安市科技局、经开区发改局连续三年的支持下,通过成立的西部材料创新基金,使得这个科研项目变成产业化,最终实现了完全国产化。”郑学军介绍。

对于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郑学军表示,陕西的新材料企业是目前陕西产业中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来源,在新的领域培育了一大批新材料企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西部材料明显感受到了近年陕西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优势。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 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