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西安举行。吸引了海内外法律界、工商界人士共同参与。
本次对话会,以国际商事仲裁助力“一带一路”新发展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交流研讨。通过中英双语同步直播,在线上观摩的有5.1万人(次)。
本次对话会分别设置了成果发布、主题演讲以及专题研讨环节。据了解,《企业涉外交易的争议解决以及法律适用示范条款》2023版,积极引导企业优先通过协商、调解等非对抗性争议解决方式化解纠纷,注重促进调解与仲裁、诉讼等争议解决方式相互补充、有效衔接,为企业拟定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条款提供有益参考。
商事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经贸投资争议解决途径,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护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当前,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共建“一带一路”继续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我们有必要对共同推进仲裁创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加强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间的法治交流融合,合力促进促进商事仲裁更广泛的传播和适用。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执行副会长于健龙致辞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为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2700亿美元,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选利介绍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果。成功探索新型“融解决”模式,在涉外案件中推广应用,获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肯定。积极开展中欧班列法律服务保障机制研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产品。得益于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保障,中国最大的内陆港的综合效益正日益显现。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主席克劳迪娅·所罗门致辞中表示,100年前国际商会创始人就认识到,要促进跨境业务就必须有一个符合全球业务需要的争议解决程序。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为全球商界发声,受到全球商界信任,当“一带一路”商业项目发生争端时,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据悉,本次对话会,是首次在北京之外地方线下举办,由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共同主办,陕西省贸促会、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局具体承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中国贸促会陕西调解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陕西省律师协会协办。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王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