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法庭“零诉讼费”解难题!

共享法庭“零诉讼费”解难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31 14: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感谢草堂法庭的法官悉心调解,通过共享法庭线上调解,没有耽误公司的其他事宜,还零成本解决了近500万元的纠纷。”向西安市鄠邑法院法官表达感谢的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

原告某电力公司与被告某景区公司签订了景区电力升级改造合同,合同总标的额近500万元。某电力公司施工完毕,某景区公司因经营困难,支付前期工程款后再无任何给付行为。某电力公司多次催要无果,起诉到了鄠邑法院。

草堂法庭受理此案后,紧紧围绕原被告双方“快速兑现债权,节约诉讼成本”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程序,解决双方原标的额近500万元的纠纷。

糊涂账,能算清!

“两位到法庭来都是想解决问题的,今天咱们坐下好好算清楚这笔账。我们工作人员也来做个见证,帮忙梳理梳理。”初到法庭,双方当事人就因为合同总额吵了起来。承办法官白亚情赶忙拉开他们,温声疏导着双方的情绪,同时在内心盘算着如何把这笔糊涂账算清楚。

关于最终合同金额,原告主张474万元,被告主张456万元,二者相差18万元,谁也不肯让着谁。见此,白法官从合同金额的最终认定并非单一金额简单相加,而应有具体证据予以支持的角度劝说两位当事人,建议其根据各项交易证据在法庭重新计算总账目。大约两小时后,原被告最终确认合同金额为464万元。

给付时间,多谈谈!

第一次商讨给付时间时,双方虽有分歧,但白法官发现二人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接下来就是针对争议焦点,帮助双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受自然环境影响,今年雨水较多,我们生意惨淡。直到近期情况才有所好转,短期内实在是无力给付啊。”被告某景区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

这一幕,发生在草堂法庭的共享法庭里,双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理人因故无法正常到庭参加线下调解,便申请通过共享法庭来缩短“物理距离”,搭建沟通桥梁,针对给付时间进行第二次协商。面对被告所说的困难情况,承办法官白亚情从合同履行角度劝导被告,表明该涉案项目早已竣工,合同约定给付条件已经达成,既然先前某景区公司已支付了前期货款,若仅因为剩下的金额影响公司信誉得不偿失。同时,某景区公司和某电力公司是长期合作伙伴,经常有电力升级改造业务的往来,如果因为此事破坏了两公司的合作情谊则不利于今后长期发展。

最终,双方就还款时间达成一致意见,被告限期将工程款给付完毕。确定好调解方案后,法庭及时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双方的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为其赋予了司法强制执行保障力。

至此,某电力公司与某景区公司近500万元的施工合同纠纷通过共享法庭,零成本、高效率、一站式成功化解。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范亚青)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