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关注民生,时刻把群众所盼放心上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关注民生,时刻把群众所盼放心上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2-22 09: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19日,在西安市高新区,记者见到了外出调研赶回来的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

多年来,祁志峰关注民生,心系发展,“跨界”多个领域,让多个提案落地,实实在在带动了百姓致富、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身体力行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调研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祁志峰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职责。多年来,祁志峰的调研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调研中,他去过上海、江苏、广东、内蒙古;在红色文化领域调研中,他去过江西、甘肃、重庆;在乡村振兴领域调研中,他去过山西、河南、山东……扎实的调研,是祁志峰的履职“法宝”。

聚焦热点,尽职履责,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祁志峰先后向大会提交过49件个人提案和11件联名提案,所提提案涵盖经济科技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社会民生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其中,《关于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更加生动地上好党史教育课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关于运用“硬科技”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从拍卖行业到拍摄电影,履职中祁志峰也成功“跨界”,先后投资拍摄电影《柳青》《密使》《爷爷的牛背梁》《安吴青训班》,其中《柳青》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奖。目前,他正在筹备拍摄电影《十三勇士》。“很多人觉得拍卖和拍电影不沾边,但我觉得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值得去做。”祁志峰觉得,传承红色文化,对外展示宣传陕西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电影的艺术化手法再现革命先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理当肩负的时代使命。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全国政协组织的一次专题调研中,祁志峰关注到科技转化难的问题。一边是许多科研人员手握科技成果找不到合适“婆家”,另一边是大量“嗷嗷待哺”的企业为谋求发展急需技术支持。

祁志峰认为,必须加强技术经理人才的培养。技术经理人的队伍建设是陕西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的持续增长,社会对于技术经理人的需求日益旺盛,对其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技术经理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技术经理人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经理人数量相对较少,专业水平不一,高端专业化人才匮乏,以及职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祁志峰建议:“规范化、标准化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保障体系,并负责建立行业自律规则,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等,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协作网络,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着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在祁志峰的推动下,2021年5月20日,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式落地。2022年7月11日,技术经理人也正式纳入职业大典,国内高校开始开设技术经理人专业,培养这类人才。不久后,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也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技术经理人协会。“今年我将继续递交相关提案,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中国科技经理人协会,让科技成果转化更有成效。”祁志峰说。

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成立至今,协会已开展各种活动超过百场,培养技术经理人1300多名,促成1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2年,祁志峰发起成立了“同心共助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并担任秘书长。联盟聚焦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总目标,联盟成员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相互赋能,在人才培养、市场开拓、资本运作、金融支持、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开放互联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祁志峰还组织成立了技术成果撮合事务所,采用类似律所的合伙制形式把人才组织起来,撮合是“一对一”的为科技人员和企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又成立了科技成果拍卖中心。拍卖是一对多的,如果有多家企业想买一个技术或专利,那就要竞价,这对科研人员非常有利。

“四个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

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是祁志峰关注的重点,也是他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他不仅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2018年,祁志峰开始在渭南市参与投资奶山羊养殖和构树种植项目。2022年,祁志峰进一步推进这些项目扩大发展。这些年,祁志峰还积极参与并推进紫阳县毛坝镇染沟村文化建设项目,带领拍卖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农副产品网络拍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祁志峰说:“通过这些年的参与,我亲身感受到在国家好政策下乡村发生的变化,我也通过自己努力切实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

2023年,祁志峰发起并参与了陕西供港澳果菜项目的正式运营,成功填补了陕西向港澳供应果菜的空白。同时,该项目与西北农特产品拍卖交易中心形成了紧密的连接。祁志峰介绍:“我们根据陕西独特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秦岭山系的高寒蔬菜、陕北的高原蔬菜以及关中平原蔬菜的标准化生产。自2023年6月起,我们开始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了蔬菜,目前每月供应量达到1000吨。此外,我们还开始尝试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供应工作。”

由于供港澳果菜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严格的监管机制和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一类别果菜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品牌化果菜,近年来在内地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们已经在咸阳市泾阳县建立了西北农特产品拍卖交易中心,预计将在今年开始运营。我们将围绕农业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和交易,着力打造‘陕果’‘陕菜’两大品牌。”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陕西省政府驻广州办和香港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香港、澳门有关机构合作在陕西系统发展供港澳果菜基地。我们致力于打造优质供港澳果菜生产特色品牌,并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地,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并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祁志峰说,“陕西是农业大省,发展供港澳果菜项目既有利于促农增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是陕西‘四个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
未来,陕西供港澳果菜项目还将大力发展种植基地,计划5年内形成种植基地10万亩 ,年产供港澳蔬菜30万吨,同时投资或改造一批供港澳果菜加工中心,保障港澳果菜供应。此外,所有陕西供港澳果菜,无论出口或内销,将一律使用统一标识,培育壮大陕西果菜品牌。

热心公益事业用爱传递温暖

祁志峰在为农民和企业纾困解难的同时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为“希望工程”、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安康水灾、延安暴雨灾害、陕西省宁强校园建设、陕北贫困山区、杨凌公益事业、抗击疫情等社会慈善事业和救灾扶贫积极捐款捐物累计2100多万元,社会事业投入累计4000多万元。
在“跨界”调研的过程中,祁志峰用脚步丈量振兴突破之变,用爱心搭建起了一座座发展的桥梁。他在“红色筑梦·科技强国”主题调研活动中,跟随调研组深入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西咸新区城市会客厅等地,详细了解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情况;在交大西迁博物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薛家寨等地,回顾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并向北梁红军小学捐赠10万元教育资金。

从调研到提案建议的落地,再到具体工作的实质性推动,这些都是让祁志峰心生“满满收获感”。“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只有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调研,时刻把群众所盼放心上,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建议。站在新起点,我还要不断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提升自身履职能力,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履职尽责、为民为国永远在路上。”祁志峰说道。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