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打造文化遗产传承典范——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利用历程回顾

文化中国行|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打造文化遗产传承典范——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利用历程回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9 10: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5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发掘、研究阐释、传承利用的探索历程,就是陕西文博事业在考古发掘、科技保护、展示利用、遗产教育、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

从举世震惊的“二十世纪世界考古史伟大发现”,到“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工作原则的提出,秦兵马俑坑遗址在让观众领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同时,为中国大型考古遗产的保护展示提供了经验和样板。

从“青铜之冠”铜车马历经8年的修复重现,到“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的临时固型提取保护,卓越的科技和工艺不仅展现了广大文物工作者攻研有恒的工匠精神,更凸显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精益求精的先进水平。

从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到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运营,再到对外展览的远渡重洋、走遍国际,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围绕创新保护展示理念和方法,积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推动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辐射力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成为全球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保护研究、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典范。

考古发掘 文明实证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建设工程耗时38年之久,陵墓参建人数上达70万之巨,规模之宏达、埋藏之丰富世所罕见。直至1974年兵马俑的发现,才让世界窥见这座“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的冰山一角。得益于老一辈考古学家的严谨求实、勤勉敬业,才让尘封2200余年的秦代地下军团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出土的2000多件栩栩如生、气势雄浑的陶俑不仅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厚的文化价值,以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更是令人神往、催人奋进。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陵博物院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此后的三十余年中,陵寝建筑、地宫形制、陵园结构以及性质各异的陪葬坑、陪葬墓、一个个“浮出地面”,铜车马、彩绘跪射俑、石甲胄、百戏俑等重要的“奇器珍怪” 相继面世,明晰了秦始皇陵包括外藏、祭祀、墙垣、门阙、道路、工程以及附属遗存在内的主要遗存,反映了“事死如事生”的理念以及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制度的深远影响,并为秦始皇陵的全面保护和系统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十余年来,对一、二号坑的持续发掘不断更新着对兵马俑军阵的排列规律认知;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陵西1号大墓的发掘,见证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权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转变;陵园门址、城垣建筑、寝殿遗址、道路遗存系统的勘探发掘,为认识始皇陵丧葬礼仪进程与遗迹建制结构体系、遗存空间布局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3年,又联合英、法、德等国家文物考古机构启动的欧盟协同基金资助项目“骏工程”,通过以马和金属器的流动为线索,为进一步探明公元前2000年至秦汉时期欧亚草原东部和中国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研究。

五十年的考古工作,明晰了秦始皇陵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形成内外城格局以及分布陪葬坑的总体布局特征,以及模拟秦帝国的都邑格局、政治体制、宫廷生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等内容规划设计理念;数量颇丰、价值极高的出土遗迹遗物,更是反映了秦统一前后物质文化、科技成就及制度文明。对于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陵考古也因此入选“中国百年考古百大发现”。

发掘过程中的遗迹遗物整体提取、搭建室内考古操作平台,建立现场应急保护试验室和考古发掘舱,实现“文物出土环境—文物应急保护环境—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探索形成了“现场应急保护体系+考古平台体系+专用装备+信息化支撑体系”的兵马俑发掘新模式,对推动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遗产保护 科技赋能

50年间,秦陵博物院通过跨领域攻关、跨学科研究、多团队协作,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实现了从简单的考古发掘发展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基地的跨越,人才队伍也从十几名发掘人员发展到今天的数百名专业考古和文保团队,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型考古工程多学科、国际化合作的新路子。

在依法保护方面,2005年7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公布《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为秦始皇陵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2010年7月陕西省政府颁布了《秦始皇陵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秦始皇陵保护利用的长远发展方向和建设蓝图;2021年《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结合实际进行了修订,让秦陵遗址保护有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秦陵大遗址保护稳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科技保护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起积极与德国、比利时等国研究机构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先后承担多个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课题,相继建成“微生物实验室”“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和“金属文物修复室”,逐步确立了以秦俑彩绘保护技术为核心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彩绘颜料科学分析研究、微生物防治和环境监测控制等优势科研领域。

五十年来,秦俑人不断推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攻克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马俑等珍贵文物在考古发掘、保护修复中的道道“难题”,“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等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展示 传承利用

秦兵马俑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世界级文化IP的重要地位,赋予了其“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以及“推出高品质文化供给,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任务要求,努力把自身建设成公共文化的服务阵地、优秀文化的传承阵地、中华文明的传播阵地。

聚焦讲好秦俑、秦文化、秦文明故事,依托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铜车马坑等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成果,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推动图像数字虚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与陈列展示、遗址展示等传统方式相结合,立足院内集原址展示、考古新发现及时展示,新研究成果创新展示等全方位、立体化陈列展示体系,先后策划秦文化综合展、东周时期区域文化展、边疆文化和世界文明等系列展览,为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架构历史与当下“对话”的平台,迄今已经三次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围绕博物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健全了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结合学校教育内容精心策划可听、可看、可互动的线上教育活动和可玩、可感、可参与的“六进入”活动,“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秦陵移动课堂”“欢乐博物馆”等品牌教育项目走进国内上千所学校,文物讲解、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在港澳台地区引发热烈反响,“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更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海外传播推广探索了有益途径。

坚持文化传承、创意发展相互促进,90年代起以“秦俑”“铜车马”为代表的系列的文创产品就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来访贵宾;通过与百度、腾讯和相关文创企业跨界合作,开发出受到网友喜爱的互联网线上应用,以及圈粉无数的上千种文创产品,依托秦兵马俑和秦文化开发创作的文化演艺产品广受欢迎,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优秀案例。加速人本化服务、网络化发展、数字化利用、智能化管理,实施科技部“物联网”计划,成功搭建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文物资产管理、人员行为管理、观众导览服务系统“五位一体”智慧管理平台,带动文物信息与智能数据深度挖掘、现代技术与博物馆服务有机融合。

服务大局 文化先行

秦兵马俑是世界文物展览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文化遗产外交的“金名片”,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参与全球文化遗产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讲好秦俑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立体、真实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作出了独特贡献。

1980年代和21世纪之初《秦始皇陵兵马俑全国巡回展览》在中国多个省市取得空前成功,90年代以降又在港澳台地区受到广泛欢迎,如今又伴随3D打印、线上展览,突破地域限制,打破空间障碍,走入千家万户、走向天涯海角,兵马俑已日渐成为中华民族认同、世界人民认可的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50年来博物馆先后接待外国元首政要230余位,成为国家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自1976年首次出境在日本展出后,秦陵文物已经在包括中亚在内的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城市巡展277个场次、2000万人先后参观展览,外展数量和受众人数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积极发挥秦俑文物的影响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秦陵博物院先后与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多个境外机构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备忘录,其中与德国持续十余年的合作,成为文物科技国际合作的典范,推动了中国文物保护理念的国际推广传播。

秦陵考古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如今已发展成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在保护、研究、利用兵马俑文化遗产、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迈向新时代征程,我们将以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秦陵考古研究多学科联合攻关,切实做好世界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陕缝厂搬迁安置工作,尽早打通馆陵连接道路,加快构建‘一院多馆’发展格局,努力向世界讲好秦始皇陵故事、秦兵马俑故事,积极打造文化遗产守护、传承、传播的典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紫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