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项创新成果!西安自贸8年成绩亮眼

751项创新成果!西安自贸8年成绩亮眼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4 13: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3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8周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作为内陆型自贸试验区标杆,西安区域累计形成751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40项获国家层面推广,制度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内陆片区第五;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等核心指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成为驱动内陆开放的核心引擎。

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介绍,8年来西安区域牢记“为国家试制度”的历史使命,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小切口、大纵深改革创新,全面降低投资贸易制度性成本,累计探索形成751项创新案例,其中,40项创新案例得到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委的通报肯定,88项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尤其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重点围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铁路运输舱单归、机坪“直提直装”、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和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等10余项在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通关时效降幅达50%。据2024年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发布的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制度创新指数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28个内陆型自贸片区中排名第5位。

精准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坚持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重点,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新领域和新赛道,着力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打造“硬核”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其中,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作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和秦创原总窗口承载地,吸引了中国科学院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黄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加速落地建设,展现出强劲的科创实力;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四;落地了全省首个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推出24小时预约通关、境内外保税维修等创新措施,2024年,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出口总值突破3100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近7成。

此外,西安区域践行“扩大向西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动探索对内对外开放新路径。首先是开放通道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干线18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集结国内线路26条、辐射全国主要货源地,累计开行超2.6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服务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建立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效衔接的国际商事争端“融解决”机制,形成公检法司全生态链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区域协同开放持续深化,发起成立了多项跨区域联动制度创新成果。将西安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等6个开发区纳入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各经济功能区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和创新联动。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累计新设经营主体23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超1100家,新设经营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5倍,年均增速超60%。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