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有这样一位广受赞誉的技术骨干——胡志才。1985 年出生的他,自2004年投身工作以来,在长达21年的职业生涯中,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操作工成长为集技能操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用拼搏和奉献书写着新时代石油人的奋斗篇章。
胡志才的成长之路,满是汗水与坚持。初入职场,他从油井看护等基础岗位干起,历经多个基层岗位的磨砺。2008 年,胡志才主动申请转岗成为焊工。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他白天紧跟师傅虚心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操作细节;夜晚则对照专业教材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仅用短短三个月,他便凭借扎实的努力实现独立上岗作业。
在中心站工作时,他对站内每一条管线走向、每一个阀门位置都了如指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活流程”。同事王师傅回忆起一次深夜抢修经历时说道:“当时仅凭手电筒照明,胡师傅就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埋地管线的腐蚀点,为抢修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技能提升的道路上,胡志才从未停止脚步。从电力维修到带压焊接,从电脑组装到三维建模,他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边界。2017 年,某关键设备突发故障,胡志才连续奋战 36 小时,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敏锐的洞察力,最终锁定故障源自一个微小的电路板,及时避免了企业重大损失。他深知设备停运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设备停一天就损失几十万,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这是他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信念。
2012 年,作为焊工的胡志才勇敢跨界,参加采油工竞赛,并一举夺得油田公司银牌。转型成为教练后,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独特的“七步训练法”。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团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共斩获 47 枚奖牌。徒弟小李感慨地说:“胡师傅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019 年,调入创新工作室的胡志才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他带领团队聚焦生产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主导研发的 “伴生气集输管道自锁保护装置”等 10 余项成果,累计为企业创效 600 余万元,其中 3 项成果荣获全国发明展金奖。“创新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一直秉持的创新理念。
凭借出色的表现,胡志才先后荣获集团公司铁人班组长等荣誉称号。但面对诸多赞誉,他始终保持谦逊,“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能用自己的技术为企业做点贡献,就是最大的幸福”。如今,胡志才依然奋战在生产一线,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为长庆油田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陈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