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严汉平,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统金,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凯,延安市商务局局长何振渊出席发布会,介绍延安坚持“六个更好统筹”、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的相关情况。
严汉平介绍,今年以来,延安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相关全会精神,积极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八场硬仗”等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推动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全面蓄势。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开门红”“开门稳”,生产总值增长 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
在经济运行方面,延安市通过更好地统筹政策引领与调度,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面落实国家存量与增量政策,制定针对性工作方案,加强指标管理和精准调度。工业领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产量均有提升,非能工业产值占比提高;农业生产也稳步推进,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畜牧养殖规模扩大,苹果销售成绩突出。同时,消费市场活力十足,通过发放补贴等措施,汽车、日用品等消费增长明显,旅游市场火爆,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8% 。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统筹推进,有效提高了投资效益。延安市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众多重点项目开复工。38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73.7%、投资完成率25.2%;350 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75.7%、投资完成率23.6%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资本、产业、制造业等项目投资显著增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一季度实施283个项目,新签省际项目增长59.5%,实际使用内资增长47.9% 。
在改革开放创新的统筹上,延安市的发展活力与动力加速汇聚。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引才聚才政策,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营收大幅增长。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6项营商环境改革典型做法获省发改委推广。外贸拓展成效显著,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进出口总值增长49.3% 。此外,服务企业活动扎实开展,新增“五上”企业223户 。
延安市统筹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城区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有序实施;镇区强化功能,启动91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乡村全面振兴,防返贫监测到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县域经济发展良好,一季度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增长2.1% 。
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彰显了延安市对兜底保障和多元供给的统筹。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稳就业促增收成效显著,新增城镇就业4802人。教育事业不断进步,黄龙等县获评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国家公立医院改革项目加快实施;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为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延安市统筹防范风险和守牢底线。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安全生产事故大幅下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产业链建设是延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严汉平介绍,目前,已构建7大产业集群及其包含的25条产业链。现代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保供稳增长,未来将聚焦示范区建设,推进产业链延伸;苹果及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围绕“土特产”做文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算力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引领,深化“文旅+百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依托物流枢纽建设,发展多种物流模式;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壮大金融主体,优化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
在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上,延安市成效显著。通过抓项目谋划,储备大量高质量项目;抓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投资结构优化;抓管理机制,完善项目推进和保障机制。后续,将继续统筹相关活动,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一季度,延安市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消费市场呈现发展基础夯实、政策效应显现、新增企业贡献明显、品类结构优化、市县帮扶有力等特点。
严汉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合力攻坚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精心编制‘十五五’规划,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