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榆林: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3 17: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3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月逢,榆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贺光伟,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崔渊出席发布会,围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办好20件大事、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马月逢介绍,2024年,榆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8亿元、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今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3.9亿元、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经济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

在做强工业经济方面,榆林市精准发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持续优化存量,出台30条经济稳增长措施,安排14亿元财政奖补资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升级改造煤炭洗选设施,提升煤炭附加值。积极拓展增量,全力推进180个新煤矿、新油气、新煤电、新能源、新化工、新电网“六新”项目建设,预计新增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统筹提升质量,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4+8+N”项目建设,陕煤二期、国能项目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榆林牵头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是榆林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项目谋划上,全年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58个,总投资66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3亿元,同时建立争资争项项目库,已落实中省政策性资金31.9亿元。项目推进过程中,深化“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一季度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183个、开复工率达7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设立10亿元产业招商基金,出台了新形势下促进全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科技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市场化招商和“飞地”招商,圆满举办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地区、粤港澳季度招商活动,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8.3%,省内外实际使用资金分别增长130.4%和113.2%。”马月逢说。

以商补工促消费,榆林市积极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放消费券、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设备更新等措施激发消费潜能;发展总部经济、文旅经济等丰富消费业态,今年五一假期,榆林接待国内游客150.7万人次、增长7%;通过稳就业、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提升消费能力,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8973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和7%。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榆林持续发力。出台科技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意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设多个创新载体,通过“揭榜挂帅”突破化工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全方位搭建引才用才成才平台,计划用3至5年构建“123”高端人才方阵,通过“校招共用”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制定青年人才访学研修办法。坚持教育多个并重原则,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团队,拓宽合作办学路径,推进多所院校建设,全力推动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榆林市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坚持“四个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厘清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规范梳理阻碍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壁垒,规范招投标程序,确保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着力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发展环境;今年,榆林市继续在“红蓝章”审批、阻工问题、压覆资源处理、联审联批、隐性审批、考古前置审批等六个方面推进新的突破,以政府服务的贴心增强企业的信心;进一步健全政府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正确处理公与私、是与非的关系,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增强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的底气,在倾心服务中增进与民营企业的感情。

榆林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任务艰巨。深入打好水资源保护利用攻坚战,整改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构建榆林水网,推进引水工程,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1%。深入打好林草保护攻坚战,扎实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去年4.7万亩流动沙地全部治理,今年计划完成营造林及种草面积189万亩。深入打好减碳降耗攻坚战,今年将启用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相关交易平台,争取落地化工减碳、CCUS两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确保能耗强度较2020年下降15%。深入打好固废综合利用攻坚战,出台采煤沉陷区治理总体规划和实施治理、基金使用、林草耕空间置换“三个办法”,统筹开展跨矿区小流域治理项目,年内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4.5万亩。

马月逢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切实担当起省委、省政府赋予榆林‘勇挑大梁、勇开新局’的时代重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新篇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