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游园会”迎“六一” 法治种子“种”进童心

“法治游园会”迎“六一” 法治种子“种”进童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7 2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童心灿灿,笑语盈盈,5月27日,在第75个“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西安市鄠邑区法院举办“法治游园会”,将趣味学法、AI互动普法、法治故事会等特色项目搬进法院“课堂”,让少年儿童沐法治之光、逐法治之梦。

趣味学法欢乐多

法是什么?法将如何保护少年儿童?带着问题,来自人民路小学的24名小学生代表来到鄠邑法院。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法院感受法治文化,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体验之旅……”

家事文化长廊里,法官助理谢冬阳结合户县农民画特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知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延伸到《农民画里学法典》,从“头顶安全大于天”的生活案例,到“文明养犬责任明”的法律边界,再到“自甘风险莫怨人”的真实案例,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晦涩的法条化为“成长指南”。

“一个鸡蛋从4楼抛下,会把人头顶砸出个肿包……”生动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发出阵阵惊叹,纷纷表示要做“安全小卫士”,回家也要提醒家人注意阳台物品摆放。

AI闯关,试炼你能过几关?

“同学们,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闯关游戏啦,看看这场试炼你能过几关?”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典,活动现场设置了超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学生们随机抽卡,法院干警提前通过AI工具生成的漫画场景便慢慢显现出来,一幅幅精美的漫画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在欣赏之余,也从中努力汲取法律知识。

“如果遇见校园欺凌要勇敢说不,保护自己!”

“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健康成长,不能因为上网而耽误了学习”……在竞答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现场欢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法治圆桌故事会

“法官阿姨,这个法庭的桌子为什么是圆的啊?”

“这个桌上的小锤子就是法槌吧,我看电视上法官开庭的时候都会敲一下。”

“法袍看上去好庄严,我好想体验一下穿法袍的感觉!”

……

来到家事法庭,孩子们惊叹于法庭的庄严与神圣。谢冬阳详细讲解了法庭的功能分区和庭审中各个角色的职责,以及天平、法徽、法槌、法袍的象征意义。

“谁想来试穿法袍,当一次‘小法官’?”

“我!”

“我!”

“法官阿姨,我可以吗?我也想试试!”

授课结束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体验,他们穿上法袍,举起法槌,当起了“小法官”。

在干警的引导下,学生们围坐一堂,分享讨论生活中的法治故事,面对“11岁的小明买电视是否有效” 这样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激烈讨论的场面十分精彩。同学们运用刚刚学到的法律知识,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场气氛活跃。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相约明年六一再聚……”

最后,学生们在法治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守法承诺和法治理想,依次排队投入法治信箱,相约明年六一回来查收自己的法治记忆。

两小时的法治之旅转瞬即逝,活动最后,学生们依依不舍地与法院工作人员挥手告别,并用童声约定:“我们下次还要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

“让法律条文变成可触可感的游园体验,这样的儿童节礼物意义深远。”带队教师感慨道。这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旅行,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的不仅是安全意识的种子,更是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知法、学法、守法的浓厚兴趣。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丽华)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