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首届柔性电子学本科班全员保研 逐梦“柔性未来”书写成长答卷

西工大首届柔性电子学本科班全员保研 逐梦“柔性未来”书写成长答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1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专业本科班在西北工业大学圆满毕业。这群学子如何在前沿领域突破成长?未来又将驶向何方?让我们走进柔性电子学院FE012101班,探寻他们的青春奋斗之路。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率先设立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本科专业,以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内涵培养柔性电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最终15名学子组成了FE012101班。面对“柔性电子学是什么”“为何学”的疑问,入学新生见面会上,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给出解答:“柔性电子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颠覆性科技前沿”“正经历快速创新突破,将开启‘万物皆可柔性’的新时代”。

全新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让首届柔电学子的课表如“科技拼图”般独特。除材料力学、有机化学等传统专业课程外,《柔性电子学导论》《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等定制课程成为学习重点。实验室里,能发光的柔性基底、拉伸700%还不会断裂的导电纤维等前沿成果,化作生动教材,让学生直观感受柔性电子技术的魅力与潜力。

“基础扎实、愿意钻研,抗压能力强是这批学生共同的特点。”班主任谷龙教授评价道。正是在作为首届拔尖班的“使命驱动”下,全班平均学分成绩80+,最终100%获得保研资格。

柔性电子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前沿专业,这就要求学生既要理论功底扎实、国际视野开阔,还要具有创新精神与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中,学院特别设置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从大一开始便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四年里,班级同学一共参加科创项目32人次,人均科创项目超过2项。从刚开始查阅一篇英文文献都吃力,到后来能够在实验室独立开展实验,他们的科研本领在悄无声息中快速增长。全班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请发明国家专利6项。董书新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得全国金奖,雷怡甫参加的“挑战杯”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班级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

西工大“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一群青年学子。利用假期,他们前往全国30余处红色教育基地调研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他们积极关注柔性电子产业前沿发展,前往20余所知名企业与科研院所调研学习,了解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潜力。在课余时间,他们强健体魄、陶冶情操,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过了100小时。班级内部团结一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班级获得了本科生“模范班级”、本科生“五四红旗团支部”、本科生“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15人的班级以100% 保研率交出答卷。未来,在学校“总师育人文化”的熏陶下,15名学子将在柔性电子领域继续深耕前沿技术、扎根科研沃土,为科技强国铸剑。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