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8秒造整机与11秒5的“精修”:咸阳电子显示产业链跑出“加速度”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8秒造整机与11秒5的“精修”:咸阳电子显示产业链跑出“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8 10: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陕西咸阳高新区,两组闪耀着“中国智造”光芒的数字正在改写显示产业格局——冠捷显示科技的智能车间里,一块液晶电视整机从零部件到成品仅需8秒;3公里外的虹阳显示生产线上,0.5毫米厚的基板玻璃完成“精修”仅需11秒5。这两组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条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完整产业链的崛起,更是中国电子显示产业从“跟跑”到“并跑” 的生动注脚。

8秒造一台电视

走进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的展厅,曲屏电视的流光溢彩与 3D 影像的立体生动,勾勒出现代显示科技的魅力。拾级而上,生产车间里热火朝天:自动锁附设备以毫米级精度拧固螺丝,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磁轨灵活穿梭,工业互联网系统实时调度着投背板、点胶、压灯条等数十道工序。在系统的协同下,一堆零散的零部件8秒后便可蜕变为一台崭新的飞利浦电视,在传送带上整装待发。

“这条生产线80%的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海外。”冠捷科技总经理助理高新原介绍,作为冠捷集团布局在“一带一路”上的核心基地,咸阳工厂的产品已覆盖波兰、土耳其、巴西等多个国家,2018年至2024 年累计进出口额达16.55 亿美元,其中仅通过中欧班列的出口额就达7.11亿美元,5412个货柜的“咸阳造”电视,在欧亚大陆架起了一条“显示产业丝绸之路”。

这份“速度”的底气,来自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冠捷集团全球第12 家智能工厂,这里的 SMT 生产线能实现元器件0.01毫米级贴装精度,制造执行系统可实时追踪每台电视的生产数据。更关键的是,通过“本地化配套+全球供应链”模式,工厂已带动三捷科技、博联科技等20余家陕西本土企业发展,形成了“面板从隔壁来、配件在省内造”的高效生态。这种“楼上楼下”的协作模式,让从面板到整机的衔接效率大幅提升。

11秒5的“精修”

如果说冠捷的8秒展现了终端制造的“中国速度”,那么虹阳显示的11秒5则彰显了核心材料的“中国底气”。在虹阳显示(咸阳)科技有限公司的冷端车间,总经理刘琎拿起一块处理后的基板玻璃小样,边缘光滑如镜:“这道研磨工序,11秒5就能消除切割产生的裂纹,让玻璃强度翻倍——这是全球整线节拍最快的基板玻璃后加工产线。”

基板玻璃被称为“显示产业的基石”,厚度仅0.4至0.7毫米,却要承受切割、刻蚀等数十道工序的考验,其精度直接决定屏幕的清晰度与耐用性。多年来,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与材料被国外企业垄断,仅溢流砖(玻璃成型的关键部件)就被卡脖子数十年。

如今,彩虹股份公司不仅创造了全球最快的基板玻璃后加工节拍速度,还建成了全球最快冷端基板玻璃生产线。液晶基板玻璃产业已建成咸阳、合肥、张家港、成都四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从低世代到高世代,从0.4mm到0.7mm厚度的液晶显示用基板玻璃系列化产品,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高世代基板玻璃制造成套装备、工艺、料方、材料和检测技术的企业,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中的关键性一环。

2020年1月,国内首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溢流法0.5t G8.5+基板玻璃产品顺利下线,成功打破了行业技术垄断和产业“卡脖子”难题。G8.5+基板玻璃产品荣获第四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创新突破奖”,并通过了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项目验收,给予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度评价,让“从沙子到玻璃”的全链条不再受制于人。

全链条本地化

8秒与11秒5的“速度共振”,实则是咸阳电子显示产业链“闭环生态”的生动写照。在咸阳高新区,一条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完整链条已然成型:虹阳显示的基板玻璃通过高架连廊直供隔壁的彩虹光电,经刻蚀、布线后成为液晶面板;面板再“串门”到冠捷科技,8秒内变身整机;最终,带着“咸阳造”标签的飞利浦电视通过中欧班列驶向全球。

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新说,“从原材料进园区到成品出园区,我们实现了‘全链条本地化’。”这种 “隔壁建厂、楼上协作”的模式,让咸阳成为继合肥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完整显示产业链的城市。从20世纪 70 年代彩虹集团奠定的电子产业根基,到如今聚集的40余家上下游企业,这里已构建起 “石英砂—玻璃基板—液晶面板—电视整机”的全生态,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在这条产业链上,“老资历”与“新势力”的协同堪称典范。彩虹股份作为深耕显示领域近50年的“老兵”,其G8.5 + 项目填补了国内高世代基板玻璃的空白;冠捷科技作为全球显示巨头,将咸阳工厂打造成智能化标杆;而虹宁显示、恒达电子等配套企业,则构成了产业链的“毛细血管”。这种 “龙头引领 + 配套跟进”的模式,让咸阳高新区在短短十年间,从传统工业区蜕变为“显示产业硅谷”。

剑指千亿集群

8秒和11秒5是里程碑,不是终点。“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奋力将咸阳高新区打造成电子显示产业发展的沃土。”陈新说,咸阳高新区将以《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显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为指引,发挥秦创原电子显示产业创新聚集区平台优势,以彩虹光电、虹阳显示等龙头企业和冠捷科技终端产品制造企业为核心,强化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链向OLED、迷你LED、微型LED等新兴技术领域拓展,完善电子显示产业生态体系。

采访结束,咸阳高新区的企业厂房依旧灯火通明。冠捷车间的机械臂仍在高速运转,8秒一台的电视不断下线;虹阳显示的研磨机还在吟唱,11秒5的“精修”声此起彼伏。这两种节奏交织成的“产业交响曲”,不仅是咸阳电子显示产业向千亿级集群冲刺的序曲,更是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上的铿锵乐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