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理论创新与检察学学科体系化建设,深化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近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首届“检察学学科建设与检察公益诉讼前沿问题研究”征文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设专业与学生两大赛道,旨在搭建学术与实务对话平台,汇聚多方智慧为检察制度完善与学科发展助力。
据了解,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之一,西北政法大学长期深耕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及检察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此次大赛正是基于这一基础,聚焦检察学学科建设与检察公益诉讼前沿问题,通过整合实务经验与理论智慧,激发创新思维,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赛事分为专业赛道与学生赛道两大组别。其中,专业赛道面向各级检察机关等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及高校、科研机构相关研究人员,鼓励“检校合作”成果参赛,既接受独著也接受合作论文,旨在促进理论界与实务界深度对话,提炼实践难题解决方案;学生赛道则面向全国高校在读本、硕、博学生,仅限独著论文,致力于培养后备人才,鼓励青年学子关注中国实践与学术创新。
大赛流程清晰,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30日,参与者需将Word格式电子版发送至专用邮箱jcgyss@126.com(邮件标题需按“赛道+单位/学校+姓名+论文题目+电话”格式标注),且论文正文需隐去作者及单位信息以保障匿名评审公平性。提交截止后,将由全国该领域专家学者及核心期刊资深编辑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线上匿名初赛,择优挑选不超过30篇论文进入正赛。正赛定于2025年11月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入围者需通过PPT展示及现场答辩,综合论文质量与答辩表现确定获奖等级。
论文选题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中国本土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案,围绕“检察学学科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基础理论”“检察公益诉讼前沿问题”三大方向展开。其中,检察学学科建设涉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标识性概念等;公益诉讼基础理论涵盖基本原则、诉权等;前沿问题则包括生态保护、文物保护、食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多个热点领域。
参赛论文需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成果,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字数原则上为10000-15000字(含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注释体例参照《法学引注手册》。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三等奖分别为2000元、1000元,均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论文将择优推荐至期刊发表,优秀成果编入相关文集,作者还可优先参与研究中心课题及检校联合调研。此外,组委会将定向邀请获奖作者参与相关研讨会,与全国检察机关代表、高校学者等共话前沿议题。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