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 多维度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

西安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 多维度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31 2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马骏,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涛,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副主任王运动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顶层设计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筑牢开放发展根基

王凯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西安市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抢抓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亚峰会重大机遇,加快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8.16亿元,同比增长5.5%,进出口总值实现2300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市开放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顶层设计方面,西安始终将扩大高水平开放作为重要议题,市委十四届历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深化相关部署。今年1月,市委第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提升城市开放层次能级;3月,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拓展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果、综合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运营能力、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等6项具体任务。同时,将对外开放指标列入每一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指标体系,其中,“十三五”45项指标中对外开放指标6项,“十四五”31项指标中对外开放指标4项,并通过成立专项推进组、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任务落实。“今年全市开放领域确定的452项重点任务中,上半年已完成203项,全国首列低碳绿色班列首发、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新址开诊等成果成为开放新亮点。”王凯说。

产业基础的夯实为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西安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上半年,3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5.43亿元,达年度计划的50.6%;三星、采埃孚等企业加码投资,15个1亿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5亿美元。外贸领域表现亮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6.1%,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38.9%,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1倍,成为“外贸新三样”核心增长极。此外,“双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稳步落地,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6%。文化旅游方面,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亿人次,入境游客34.14万人次,分别增长6.02%和55.45%,世界男排联赛等国际赛事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国际影响力。

平台与交通协同发力 构建内外联通枢纽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不断强化中欧班列和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作用,构建内外联动的开放通道。

马骏就中欧班列(西安)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2025年是中欧班列(西安)开行12周年,上半年往返开行3055列,同比增长28.8%,运送货物345万吨,增长34.8%,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针对下一步发展,马骏表示:“我们将新增每日1列跨里海通道班列,加密西安—杜伊斯堡‘天天班’,国内线路扩展至23条,境外覆盖欧亚主要货源地。同时推进集结中心再提升工程,扩建西安国际港站前置安检区,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540万标箱,通过‘关铁验检合一’‘物流金融专列’等举措,降低客户综合成本15%以上。”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涛介绍了航空领域的成果与规划。他提到,今年截至7月25日,西安机场保障旅客 2727.1万人次、货邮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9%和16.1%。客运方面,按照“3+1”国际航网布局,新开至伊斯坦布尔、墨尔本等5条航线,加密塔什干、悉尼等9条航线,累计通达25国52城,实现中亚五国八城全覆盖,周频21班,国际旅客同比增长超60%,其中中亚方向增长46%;同时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设“入境旅客服务中心”,入境旅客增长66%。货运方面,新开加密至米兰、马德里等6条全货运航线,在营国际全货航线12条,向西开放航线占比80%,国际货邮同比增长139%。

下一步将优化航网,开通欧美通程航班,做优洲际与枢纽航线,加密中亚线路,推动民航与多产业融合。

全域开放与环境优化并重 激发内外联动活力

西安在推进全域开放进程中,明确各区县、开发区功能定位,划定44个产业片区和工业用地控制线,西安科技馆、雁塔宜家荟聚等成为开放新名片。同时深化开发区改革,推动“区政合一”和合作共建,将21个开发区整合为13个,2024年1个国家级新区和6个主要开发区GDP约7060亿元,占全市53%,今年上半年主要开发区GDP增速6.4%,对全市贡献率达60.9%。

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副主任王运动在回答记者关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下一步发展的问题时表示,将围绕“畅通道、提功能、优服务、拓贸易、聚产业、促交流”六个方面发力:加强与哈铁、德铁等合作,加密中亚班列,建设海外场站,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环港专线”“空铁联运”等项目,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完善长安号云舱系统,扩充数字金融平台,强化海运联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企业合作,扩大贸易规模,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以“订单”引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壮大临港产业;加强与沿线国家多领域交流,发挥法务区作用,实现人文与经贸互动。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开放型经济保驾护航。王凯介绍,西安建立宏观政策评估机制,出台7条产业链提升方案和外贸支持政策;创新“数字+招投标”改革,节约交易成本约2亿元;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低压接电时长压降至4.7天;推出“跨省通办”事项119项,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4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6家,实际使用外资53.52亿元,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西安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活力与影响力,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佳玉 盛丽萍)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