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一场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航天科技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召开。此次会议由灵武市人民政府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旨在深化航天科技与地方农业的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灵武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马鹏斐带领银川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文迅、灵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马学锋等相关人员参会;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副主任兼科技委主任于晓锋,以及西安中加卫星通讯产业园主任袁国骏等出席会议。
会上,双方聚焦航天育种技术在地方品种选育保护、新型牧草耐盐碱试验推广、航天农业智能装备应用等具体场景,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推动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凝聚了广泛共识。
马鹏斐介绍,灵武市在多产业领域成果显著。在农牧业方面,通过建设高产示范区提升粮食产量与品质,借助高效养殖技术实现效益最大化,还着力培育了灵武长枣、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产业创新上,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布局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推动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动力。
郭锐则分享了中心在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进展。中心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已成功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牧草新种质资源,其中在西藏错那市试种成功的太空牧草,为高海拔地区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草方案,彰显了航天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的实践价值。此外,中心参与起草的《航天生态农产品(生态食材)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已发布,为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规范;通过检测认证的产品拥有专属LOGO,便于消费者识别,加速了航天育种成果的市场转化。
此次座谈会达成多项重要合作共识:双方将在灵武市共建“航天生态农产品(生态食材)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并快速推进“航天农业乡村振兴百县千村计划灵武项目”。未来,双方将围绕提升灵武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及成果转化速度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航天科技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