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水体、水资源齐守护 兴平检察院用法治护航生态

耕地、水体、水资源齐守护 兴平检察院用法治护航生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7: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陕西省兴平市人民检察院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关键领域,以公益诉讼检察为抓手,在耕地保护、流域治理、资源监管等方面精准发力,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让生态保护理念在兴平落地见效。

守护耕地安全,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显示,兴平市某处耕地因长期非法取土,表层沃土被剥离,留下深坑,良田遭严重破坏。兴平市人民检察院迅速介入,实地核查取证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直指监管漏洞。

行政机关积极响应,对涉案地块进行高标准复垦,恢复耕种条件并完善水利设施。同时举一反三,强化全域耕地巡查和保护宣传,坚决遏制非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守住了粮食安全生命线。

治理农业污染,守护田园生态净土

田间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其残留农药会渗透土壤、污染流域,威胁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兴平市人民检察院走访发现问题后,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专项清理,并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项监督。

调查发现农资经营点存在台账缺失、回收机制虚设等问题,该院随即召开公开听证会,通过电子示证厘清责任,最终推动建立覆盖全市各镇的规范化回收制度,从源头阻断农业面源污染。

攻坚水体污染,重现水清岸绿景象

针对部分退水渠的重度黑臭水体,兴平市人民检察院运用无人机航拍锁定污染范围,多次实地调查深挖根源,通过听证会明确各单位治理职责,促成协同方案。

相关行政机关迅速投入治理,如今黑臭水体变清澈,生态功能恢复,沿岸环境改善,既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也激发了群众主动护水的意识。

监管地下水资源,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部分企业长期无证开采地下水、逃避水资源税,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拉网式”专项监督,查明事实后向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职。

行政机关随即约谈涉事企业,宣讲政策法规,责令建立规范用水台账,依法追缴税费及滞纳金,既挽回国有资产损失,又倒逼企业节水,实现了水资源保护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赢。

下一步,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强与各部门联动,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以更实举措守护兴平生态,助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翁肇宏 杨佳玉)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