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以“检察蓝”守护“文物红”

白水:以“检察蓝”守护“文物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5: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赓续历史记忆,意义深远、使命重大。为贯彻落实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部署,推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筑牢文物保护防线,近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韩欣、文管所干部魏亚飞、吕凯及检察干警一行人实地寻访田杏林墓、西河遗址、古城遗址,沉浸式感受历史脉络、领略文明魅力,探寻新石器时期、清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演变。

田杏林墓位于白水县城关镇冯雷村文化广场上,墓葬南、北、西三侧均为生产路,东侧紧邻村内民居,属清代官宦墓葬。1981年被公布为白水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未公布保护范围。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记载:田杏林墓葬封土早年就已夷平,1982年时,田杏林墓葬墓室暴露,曾出土墓志、石条及壁画等。现石人、石门等出土文物藏于白水县文管所内。四普调查该墓葬时发现:田杏林墓葬原址现已变为冯雷村文化广场,地表无任何遗迹遗物。田杏林墓葬对于研究清代官宦葬俗葬制、墓葬规模、石刻艺术以及地方史料有重要价值。

西河遗址(西河高台地遗址)位于白水县城关镇西河村西北150米白水河二级台地上,南北两侧紧邻沟壑,西靠土塬,东临白水河。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7500平方米,1982年被公布为白水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公布保护范围。从采集到的器物判断,该遗址应为一处龙山文化和秦汉时期文化遗存。《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对该遗址也有记载,此遗址对于研究龙山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古城遗址位于白水县城关镇古城村东北250米,东、北、西三面临沟壑,南侧为村内耕地,1990年被公布为白水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公布保护范围。古城遗址为一整体,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0米,南北长约200米。根据三普资料显示:从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及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黑彩纹,器型有盆、钵、罐等,该遗址为一处仰韶文化遗存。古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白水县地区的仰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在寻访过程中,检察干警们凝神聆听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细致观察遗址现场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方面与文保专员进行探讨交流,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此次对田杏林墓、西河遗址和古城遗址的实地寻访,让检察干警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下一步,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针对文物保护现场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与治理难题,以“检察蓝”守护“文物红”,助力文化“寻保传”提质增效,为传承历史文脉、赓续民族记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袁梦瑶 周玮漪)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