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校长赵祥模领衔:业界首部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技术专著出版

西安建大校长赵祥模领衔:业界首部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技术专著出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6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教授领衔撰写的《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评价理论与方法》专著,经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专著是赵祥模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自动驾驶测试技术体系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业界首部系统阐述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技术的重要专著。

行业背景:自动驾驶测试面临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速推进自动驾驶示范及落地应用。但是,频繁发生的自动驾驶事故已成为制约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国际社会已形成普遍共识:自动驾驶汽车只有经过科学严密的测试,才能进入大规模应用。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对象已从传统汽车的人、车二元独立结构转变为“人-车-环境-任务”强耦合的复杂系统。测试对象的变化,显著增加了测试评价的维度和难度。

测试场景及测试任务更为复杂且难以穷尽,直接导致面向传统人工驾驶的测试评价技术体系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需求。针对该问题,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提出了“多支柱法”自动驾驶测试体系,即包含审核与认证、虚拟仿真测试、封闭场地测试、开放道路测试等在内的多层次测试体系。

但是,该测试体系存在着“百亿里程测试困境”和“稀疏场景长尾效应”等不足,虚拟仿真技术逼真度有待提升、封闭场地测试可用场景有限、开放道路测试风险性较高且效率低等一系列共性问题的存在,导致现有自动驾驶测试技术难以满足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自动驾驶加速及可信测试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减少测试风险、保证测试可信性,成为当前自动驾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专著核心:直击行业痛点 呈现全链条技术方案

针对以上技术难题,国内多部委推出系列重大项目和政策,推进自动驾驶测试评价技术发展,尤其是在封闭场地测试、整车在环测试、仿真测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化的前期工作。其中,整车在环测试以测试效率高、测试成本低、测试风险小、测试可信度高等优点,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热点。

作为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技术的专著,《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评价理论与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测试评价理论、场景自动生成、加速测试算法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重点对作者在数字孪生测试场景、多自由度整车在环测试平台、传感器数据虚实融合注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包括系统架构、硬件平台开发、场景构建及加速测试、测试试验分析和应用案例等。

据了解,本书为从事整车在环测试平台构建、数字孪生测试场景、虚实融合测试方法研究的学者,尤其是从事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评价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论文选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据介绍,赵祥模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长安大学教授、陕西省科协副主席,是国际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慧出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道路交通检测技术与装备、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美国发明专利8项、中国发明专利143项。制订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7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