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近日,陕西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振民带队深入白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示范基地,拜访根雕非遗传承人王安康,并见证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技艺。
王安康的家安在白水县郭峁村一处僻静的农家小院,2018年,他正式被评为渭南市非遗项目白水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对根雕的热爱促使他从偶然拾根的爱好者发展为非遗传承人,王安康的坚持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根雕,即树根雕刻,是以树根的自然形态为对象,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又称“根艺”。一截枯木,一段老根,经过雕刻家的精心揣摩和妙手雕琢,变成一件件别具韵味的艺术品。
在王安康家的两间屋子里,摆满了各种惟妙惟肖的根雕,有雄鹰展翅、孔雀开屏、丹凤朝阳等作品,每一件都呈现出天然质朴的韵味。谈及根雕创作,王安康表示:“根雕是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树根挖回来之后先要仔细观察、用心琢磨,看它像什么,就可以把它雕琢成什么样,不能破坏了根雕的原生态,必须保证根雕的完美。”
现场的检察干警们被神奇的根雕艺术和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同时,李振民检察长在寻访中强调:“‘寻保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作为检察人,我们不仅要做文物的守护者,更要做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文物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检察机关要以‘传’的自觉,让文物保护理念融入社会共识,让检察守护的故事成为传承文脉的生动注脚。
据悉,此次寻访活动,白水县文化馆馆长张延成也一同参与。未来,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寻保传”活动,与白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馆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以法治力量守护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贡献检察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党金茹 张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