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关中书院校区举行。作为陕西唯一完整保存的古代书院,拥有416年历史的关中书院,以“外显现代气象,内蕴书院风骨”的新貌,迎来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共探关学文脉传承与书院文化当代价值。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关学与书院文化”为核心主题,获得西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康震、关学领域知名学者赵馥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朱汉民等专家作主旨发言,与会学者围绕关学思想与书院精神的交融共生关系展开深入探讨。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表示,长安与关学交融互促、相得益彰。作为关学主要发源地和重要承载地,西安将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城、创新传承,加强关中书院等文化载体活化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赋予关学新的时代表达,将其深度融入西安城市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开幕式现场,西安市副市长肖琦为赵馥洁教授、文化顾问肖云儒先生、关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学智颁发聘书。随后,关中书院院长康辉与赵馥洁教授共同为关学研究院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关中书院在关学研究与传承领域迈出新的关键步伐。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康震教授以视频形式分享关学思想的当代价值;赵馥洁教授围绕“明代关学复兴与冯从吾的关学自觉”展开论述,提出冯从吾在关学性质、道统、精神、艺术、教育五大维度的自觉意识,为关学研究提供全新视角。此外,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原校长祝家华教授、朱汉民教授及西安文理学院关学研究院主任张天社教授,还分别从书院历史发展脉络、马来西亚书院流变历程、关学学术传承等角度作报告,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当天下午,四场平行分论坛同步开展。学者们在各分论坛中各有侧重:围绕“古代书院历史脉络与学派传承”梳理书院发展主线;聚焦“关学思想与区域书院互动”剖析张载、李二曲等思想家与书院的深度关联;探讨“当代书院功能创新与文化转化”,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书院制度建构与教育实践探索”,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分论坛均形成丰硕学术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讨会举办地关中书院,此前刚完成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该工程于2025年2月底启动,累计投入3646.07万元,完成19栋建筑提升改造、4处室外广场改造及地下管网铺设工作,同时分三次开展文物修缮。如今的关中书院,古树参天、古建焕新,既保留“松风明月,鸟语花香” 的历史韵味,又具备现代学术交流功能。
据介绍,未来关中书院将进一步挖掘关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突出文脉延续和文化内涵,全面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彰显当代西安的风韵,让西安的文化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关学与书院文化研究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更推动百年书院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西安文理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秉承“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书院精神,持续深化关学研究与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