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公里跨省送锦旗!鄠邑法院线上调解破解纠纷,司法温度暖人心

700公里跨省送锦旗!鄠邑法院线上调解破解纠纷,司法温度暖人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8 17: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真没想到,这么远、这么麻烦的纠纷,法院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近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蔺珊珊收到了一件特殊的快递——一面从7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资阳市寄来的锦旗,金灿灿的“公正高效,司法楷模”八个大字,承载着当事人最真挚的谢意。

跨省纠纷:线上调解破解“距离”难题

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源于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四川籍当事人李阳与张贵在陕西境内发生追尾事故,因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李阳将张贵诉至鄠邑法院。承办法官蔺珊珊发现双方当事人都远在四川,若按传统方式处理,需要多次往返鄠邑区参加诉讼,将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

面对这一“距离”难题,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立即启动线上调解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最便捷的解纷渠道。“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司法服务突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蔺珊珊法官表示。

专业调解:厘清法律边界促成双方和解

线上调解过程中,法官首先逐一向双方当事人核实案发细节。在确认双方对事故经过、责任划分均无异议后,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向双方清晰释明事故中的法律关系、责任承担方式及赔偿范围,帮助当事人厘清法律边界、理性看待诉求。

在双方对法律规定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法官着重从“减少时间成本”“避免矛盾升级”的角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适时疏导情绪,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经过法官细致沟通与反复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分两期向原告支付6000元赔偿款。

司法为民:锦旗背后的司法温度

收到全部赔偿款后,原告特意从四川资阳寄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这面跨越700多公里的锦旗,不仅是对法官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鄠邑法院司法为民理念的认可。

面对当事人的赞誉,蔺珊珊法官将锦旗轻轻置于办公室一角,便又迅速投入到下一个案件的审理工作中。这种低调务实的工作态度,正是基层法官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真实写照。该案的成功调解,为跨省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积极探索。(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毛钰博 韩博轩)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