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综治”,矛盾化解在“云端”

“法院+综治”,矛盾化解在“云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1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笔340余万元的货款,欠款方电话无人接听,仿佛“人间蒸发”……这是不久前,西安市鄠邑区法院驻区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分中心在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时,遭遇的“天崩开局”。怎么办?一场借助科技与司法智慧的“寻人解纷”行动,就此展开。

困局:追款路上遇“迷雾”

本地纸张生产商白纸公司为一家外省的黑字印刷公司供应材料,黑字印刷公司在支付部分货款后,还剩余340余万元货款迟迟未结清。白纸公司多次催要无果,便走进了鄠邑法院驻区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分中心寻求帮助。

收到白纸公司的立案材料后,案件迅速被导入先行调解通道。然而,当调解员拿起电话联系被告时,却发现黑字印刷公司的联系方式已失效。“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听筒里传来的忙音,为案件蒙上了一层迷雾,调解工作刚开始就陷入了困局。

破局:巧思善为“网”住线索

“不能就这么放弃。”调解员决定主动出击,通过多方打听行业消息,利用企业信息查询软件搜索,比对网络平台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调解员终于发现了黑字印刷公司新的联系渠道。当电话被接通的那一刻,这场调解终于迎来了破晓的曙光。原来,黑字印刷公司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因为内部管理交接出现疏漏,才造成了这场误会。

和解:云端会客厅里的“双赢”

人联系上了,心结如何解开?调解员趁热打铁,联系指导法官董红莹,立即组织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一场“云端面对面”调解。

屏幕上,董红莹法官在线指导,确保调解适用法律正确,耐心释法解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黑字公司给付货款的法律责任。调解员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面安抚白纸公司的焦虑情绪,一面向黑字印刷公司阐明失信风险,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诉讼耗时耗力,不如早日化解矛盾,把精力重新投入到经营中去。”白纸公司负责人表示。“法官,我们会按合同付款,做诚信的好企业。”黑字印刷公司也愿意主动履行。最终,这场跨越空间的调解圆满成功,黑字印刷公司同意分3期将340余万元欠付款项给付完毕,经董红莹法官确认后,双方在线达成协议,事心双解。“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的焦心事儿,真是太感谢了!”白纸公司负责人说道。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正是鄠邑法院“714”工作举措中实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争先工程”的缩影。通过持续深化“诉讼服务分中心前端分流,法官专业支撑,调解员灵活斡旋,在线平台技术赋能”多元解纷机制,既为中小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更通过非诉方式修复了商业关系,维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鄠邑法院将继续拓展智慧司法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让更多的矛盾化解在诉前,以更高效的司法服务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向荣)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