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七场)。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温志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齐振民,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斌,陕西省能源局综合处处长付智强出席,并以“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硬仗”为主题介绍全省相关工作成效。
高位推动+清单管理 投资质效与项目建设双提升
今年以来,陕西坚持“高位推动”工作模式,陕西省委、省政府按季度召开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陕西省政府成立“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工作专班。陕西省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8%、制造业投资增长19.7%,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投资质效不断提升,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
在项目建设上,陕西今年实施省、市两级重点项目3482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625个、年度投资达到5000亿元。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领导帮联重点项目工作机制,首次实现对省级重点项目的“全覆盖”帮联。
温志刚强调,为了更好地策划包装项目、更好地争取政策资金、更好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陕西大胆探索,定期举办“发改干部大讲堂”和“处长上讲台”活动,彻底打破传统思维、习惯做法、经验主义,创新整合职能、人员和运转机制,进一步打通工作中的卡点堵点,实现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省级“四个一批”项目库中招商引资项目总数已超过1000个,占在库项目的50%以上,项目储备充足、结构合理。这种梯次推进、有序转化的良好态势,将为陕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赋能+贴息支持 社会投资活力持续释放
为激活社会投资,陕西积极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推荐18个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储备适合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项目20个,向社会公开推介适合民营企业参与的重大项目698个,撮合签订意向协议涉及资金290多亿元。
在资金支持上,陕西连续三年实施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贷款贴息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连续两年、每年2至3.5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补助,对于产业类的省级重点项目贴息0.3至0.5个百分点,不分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截至9月底,已累计下达贴息资金1.5亿元,撬动银行贷款240多亿元,支持了一大批项目建设,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受到了项目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欢迎,社会投资活力显著提升。
齐振民表示,陕西全省上下按照省上统一安排和国家发改委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两重”政策在陕落地,两年来国家已累计下达陕西省“两重”资金239.2亿元。在优化完善工作机制、精准开展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与落实“软硬结合”方面,紧扣“两重”建设任务,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政策衔接,强化协调联动,出台更多管用的软建设措施,扎扎实实完成国家确定的工作任务。
流程再造+要素倾斜 保障能力适配项目需求
围绕“要素跟着项目走”,陕西在土地、环评、文物勘探、项目审批等领域推进“流程再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即收即审”,对省级以上开发区出让的工业用地全部采取“标准地”供应,截至目前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5.01万亩;环评审批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打捆”审批、“承诺”审批、容缺受理等政策;联合省内外8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考古工作,累计为项目单位节省考古勘探费用1.65亿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推动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服务升级。
付智强阐述了陕西省在促进能源工业投资增长、做强万亿级现代能源产业集群方面的成效,他表示,陕西省前三季度,能源工业高位运行、支撑有力,增加值、投资分别增长8.3%、16%,整体呈现“稳、强、新、绿”四大特点,下一步将持续筑牢能源生产基本盘,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力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抓项目谋划储备,就是抓发展主动权,就是抓未来竞争力。陕西省首先在建立项目储备清单方面,全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今年以来,陕西全省已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35.2亿元,“两重”资金132.3亿元、“两新”资金120.2亿元,资金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在建立支撑项目清单方面,截至目前,已动态储备项目1689个;在建立招引项目清单方面,今年以来,陕西全省共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00余场次,签约合同项目2224个,总投资规模近4300亿元。
下一步,陕西将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在项目谋划、服务保障、机制运行上发力,为陕西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