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阎良检察:以“翼路蓝”守护“桑榆红”,为4.2万老人筑牢幸福防线

西安阎良检察:以“翼路蓝”守护“桑榆红”,为4.2万老人筑牢幸福防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7: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检察院围绕“宜居”目标,以“翼路蓝·助老有我”公益诉讼品牌为抓手,从药品、饮食、出行三大维度发力,为辖区4.2万名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加码”,用检察力量守护“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药箱加“锁”:斩断乡村过期药品隐患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024年,阎良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在“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中,发现辖区部分零售药店存在销售过期药品、药品储存不当、人证分离等问题。

“药房将过期药品与新批号药品混放销售,或者未按规定温度存储,药效大打折扣。”该院第一检察部办案检察官李兴银介绍,这些问题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而老年人因视力不佳、警惕性低、用药知识缺乏,更容易成为不合格药品的受害者,在走访调查中,辖区不少老年人也反映曾经购买过过期药品。

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在依法对涉案药房提起公诉的同时,启动“乡村药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全市药店开展过期药品专项整治。在检察建议的推动下,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30家零售药店进行拉网式排查,查处违法案件2起。

此外,为了解决村镇老年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检察机关协调乡镇卫生院给老年人开通“就诊专车”,邀请医生定期进村坐诊,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餐桌添“暖”:让社区食堂变“幸福驿站”

阎良区独居老人占比近30%,社区食堂是解决老人“吃饭难”的关键民生工程。然而,检察官实地走访8家社区食堂时发现,普遍存在桌椅高度不适老、菜品缺乏软烂选项、地面防滑不足、未按规定食品留样等问题,潜藏食品安全与使用隐患。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食品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承办检察官表示,检察机关随即向区市场监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对辖区所有社区老年食堂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如今,社区食堂后厨环境显著改善,“现在食堂后厨干干净净,我们吃着也安心。”在武屯街道办社区食堂就餐的赵奶奶笑着说。更让她感到温暖的是,检察机关还联合民政部门,推动社区食堂推出了适合老年人饮食习惯的“低糖、低盐、软烂”营养套餐,让老年人不仅吃得安全,更吃得健康。

马路设“符”:打通老人出行安全通道

2025年6月28日傍晚,阎良区前进东路与关中环线的路口发生一起农用三轮车侧翻事故,一辆满载甜瓜的农用三轮车在异形路口避让左转小轿车时侧翻,司机老赵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连忙赶去拾掇散落满地的甜瓜。“这路口像迷宫,没有信号灯、没有减速带,每次经过都提心吊胆的。”老赵的抱怨被检察官助理小林记在了心上。

不仅仅这一条马路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阎良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但部分路段的交通设施,却没跟上“适老步伐”。部分路段存在异形路口、斑马线模糊不清、断头路的情况,其中有6处隐患就在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院门口,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这些问题可能成为他们出行的“天堑”。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阎良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经调查核实后,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相关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附上详细整改方案,要求其依法履职,尽快打通道路梗阻。同时建立“整改台账”,每周跟进整改进度。三个月后,3条断头路全部打通临时通道,12处斑马线重新加装警示灯,新增8处“银发过街提示牌”,有效守护了老人的“出行安全权”。

下一步,阎良区检察院将继续以“检察蓝”守护“桑榆红”,通过更多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案件,为银发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让每一位老人在阳光下安享幸福晚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郝仕诚 张海珊)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