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魂!西安曲江多路径激活唐诗 构建“可看可参与”诗意空间

以诗为魂!西安曲江多路径激活唐诗 构建“可看可参与”诗意空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1 14: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1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 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曲江新区主题采访活动。中省市媒体先后走访大唐不夜城、曲江飞行剧院、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核心点位,探寻唐诗文化活化路径。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书宇及各点位负责人——大唐不夜城文化推荐官金翰、大唐芙蓉园文化推荐官王青、唐城墙遗址公园文化推荐官黄雅婷、曲江飞行剧院运营总监马振兴,分别结合实践详解工作思路,推动“可看、可听、可触、可参与”的诗意场景落地。申书宇表示:“《全唐诗》中有关曲江的诗歌达500多首,这里是唐诗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正按照‘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的原则,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产品为支撑,推动唐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场景构建:让唐诗从文字走向“可感可互动”

各核心点位以“实体景观+互动体验”为核心,让唐诗脱离纸面、融入空间。金翰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主题街区,街区已形成系统的唐诗文化布局:“雕塑群像是基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主题雕塑奠定历史叙事背景,‘大唐群英谱’则聚合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形象,再现盛唐文坛群星璀璨的现场感,让游客仿佛步入千年前的文人雅集。”同时,街区通过IP活化让诗人“活”起来:《华灯太白》行为艺术让李白成为月下吟诵“举头望明月”的鲜活形象,《诗书百晓生》将杜甫转化为幽默博学的“长安文化向导”,通过问答、任务挑战传递诗文化。

王青称园区是“立体的、可行走的‘唐诗博物馆’”:“核心文化区唐诗峡是标志性载体,我们精选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经典唐诗,由著名书法家书写并镌刻于天然岩石,游客漫步峡谷溪流间可与诗句不期而遇,实现‘诗景一体’。”此外,园区通过活动创新让唐诗更有趣:“唐诗接力赛将背诵记忆变成带盲盒惊喜感的互动游戏,‘长安诗会’‘中秋诗会’引入诗词擂台、飞花令大赛;《鼓》演出以唐代宫廷燕乐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让观众直观感受唐诗作为‘歌词’的韵律之美;节假日还会在彩霞长廊设置诗词风铃等装置,让唐诗融入游园每一步。”

黄雅婷表示,公园依托唐长安城外墎城遗址,以“以诗造景、以景传诗”打造诗词文化休闲长廊:“既有诗词壁画、碑刻雕塑等静态景观,也有国内少有的互动设施——唐诗迷宫收录近百首经典诗作,游客可在探寻中偶遇诗句;吟诗坛借助‘回音壁’效果让诵读声自带韵律,坛身镌刻的诗词成为天然‘唐诗课堂’,李白《早发白帝城》等名作也通过雕塑、书法融入景观。”同时,公园是诗词交流的“活态平台”:“晨练老人随口吟的佳句、孩童在雕塑前的跟读、‘诗意风雅集’社区诗会里的诵读与书法演绎,让唐诗真正融入日常,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纽带。”

科技赋能:打造“飞越唐诗长安”沉浸体验

曲江飞行剧院作为全球第一座以唐诗为主题的飞行乐园,成为科技活化唐诗的代表。马振兴介绍,剧院由国际顶级飞行剧院团队斥资上亿打造,“坐落于大唐不夜城街区,引入国际领先的沉浸式飞行座舱系统,搭配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多声道环绕立体音效及动感座椅,实现观众‘飞越唐诗长安’的体验。”剧院内配备两台大型特种设备,每台可乘载12人,预估每小时可服务千人;内容创作围绕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的经典诗篇展开,“将每首诗绘成一幅画,以长安城、灞桥、曲江池等历史文化地标为场景,打造兼具文学意境与视觉冲击力的数字化剧目,主题片《长安之上》能让观众感受‘长安的月光、西市的灯火、上元的烟花’,唤醒盛唐记忆。”

科技元素还渗透在其他点位的体验中:大唐不夜城打造“诗意长安”灯光装置,将诗句以光影形式投射于建筑与树木间,实现“一步一诗,移步换景”;大唐芙蓉园《大唐追梦》演出借助声光电技术,呈现老中青“李白”同台吟诵的场景;大唐不夜城《琵琶行》演出通过琵琶女与白居易的隔空对望舞台设计,深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表达。

长效运营:从“节庆爆点”到“日常诗意”

谈及未来规划,申书宇提出三大核心方向:“一是聚焦活化利用,围绕著名诗人与经典诗篇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动演艺,让李白、杜甫等人物从诗句中‘走出来’‘动起来’,同时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国传统故事;二是聚焦场景串联,打造‘诗游曲江’动线,大唐不夜城以‘演艺+科技+体验’构建全天候唐诗盛宴,大唐芙蓉园实现从‘观诗’到‘入诗’的深度体验,大唐城墙遗址公园将4.2公里夯土城墙化作流动唐诗画卷;三是聚焦文旅融合,开发唐诗主题餐饮、旅拍产品与文创,比如‘大唐诗韵香卡’‘诗仙盲盒’,打造大唐芙蓉园唐诗主题宴会,将唐诗美学融入现代生活。”

各点位也有具体落地计划:大唐芙蓉园将在2025年新春打造“诗词灯会”,“不再是简单点缀,而是构建诗词主题灯区,用光影艺术再现诗歌中的壮丽画面,打造‘诗路灯河’视觉盛宴;同时升级《鼓》演出,联合音乐专家为唐诗谱曲或复原古谱,增加诗词音乐元素比重,实现‘诗乐共鸣’。”大唐不夜城已启动2026年长安灯会策划,金翰表示:“将依托唐风建筑群与客流基础,串联街区商业与演艺资源,以唐诗为魂打造集观赏、演艺、互动、消费、社交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超级场景,力争成为代表东方美学、辐射全国的文化盛事。”唐城墙遗址公园则计划深化“诗景融合”:“结合春日赏花、中秋咏月等季节性场景呼应诗词意境,定期开展‘唐诗人物情景还原’活动;同时将‘社区诗会’打造成常态化品牌,结合传统节气设定主题,让唐诗从‘文人雅事’走进‘全民生活’。”

从大唐不夜城的雕塑群像与IP互动,到大唐芙蓉园的唐诗峡与诗乐演出;从唐城墙遗址公园的诗词长廊与社区诗会,到曲江飞行剧院的科技沉浸体验,曲江以“静态景观打底、动态互动增色、科技赋能提效、日常融入固基”的多元路径,让沉睡在典籍中的唐诗“活”起来、“潮”起来。无论是2024年“千人齐诵《将进酒》”的文化共鸣,还是未来2025年诗词灯会、2026年长安灯会的筹备规划,抑或是“诗游曲江”动线与唐诗文创的持续开发,都在践行申书宇提出的“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理念。这种实践不仅让千年唐诗跨越时空,成为市民游客可感、可参与的生活场景,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曲江样本”——既守护文化根脉,又创新表达形式,让古老诗韵在新时代持续传递东方美学与文化自信。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韩博轩)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