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第十四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开幕 聚全球英才共筑强国之基

西工大第十四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开幕 聚全球英才共筑强国之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1 11: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持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11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四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在友谊校区开幕。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张富利,来自海内外的35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以及学校各学院(研究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开幕式。

李言荣在致辞中指出,西北工业大学始终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使命,将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千方百计帮助老师成功”的人才理念,持续将资源向青年人才的引进和成长倾斜。如今,学校国家级人才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占比已超过20%,到“十五五”末,预计国家级人才将超过千人。

在介绍办学特色时,李言荣强调,西工大的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科研系统整机型号集成能力突出,学校深度参与太行、汉江等6个国家实验室建设,在飞机设计、空天飞行器、微纳卫星、靶弹、航空动力、水中兵器等关键领域,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保障了国家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安全可控,自主研制及参与研发的装备多次亮相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2024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超65亿元,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增强。二是“总师育人文化”深入人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型号总师和行业精英,涌现出以“军机三总师”“民机三总师”“航空发动机五总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军人才和行业骨干。学校大力倡导本科生实践育人“三个一”工程,即到延安等红色基地开展一次实践教育、到国防院所开展一次实践调研、到海外开展一次实践研学。2025年学校本科生深造率达到72.8%,居全国高校前列。他向全体青年学者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大家扎根西工大,共筑强国之基。

开幕式上,张富利作《学校发展及人才引育政策介绍》报告,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特色、科研平台、队伍建设、引才体系、待遇保障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学校情况及人才引育政策。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忻以《青年人才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介绍》为题,详细解读了学校支持青年人才成长的系列举措;科学技术研究院军工科研与成果处处长李飞以《科研项目渠道及相关政策情况介绍》为题,从科研渠道、行业资源、激励机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科研支持政策。

此外,国家级青年人才、材料学院教授马俊,国家级青年人才、机电学院长聘副教授孟亮分别以《海优项目申报指导及体会》《青年教师入校发展体会》为题,分享了自身关于职业发展、未来规划、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感受与经验。

据悉,11月20日至21日,学校各学院(研究院)将陆续举办分论坛,通过特色学术报告、一对一深度交流、实验室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各单位的学科发展成果与资源优势,参会学者将实地考察工作环境、科研平台及生活服务保障等情况,进一步深化供需对接。

作为学校全球引才聚智与国际前沿学术交流的特色品牌,翱翔青年学者论坛自201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3届,累计吸引3000余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其中许多人加入西工大,深耕教学科研一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西北工业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使命,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学校上下围绕“127”近期发展目标,超常规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加速集聚高层次人才。“十四五”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360人,增幅184%。国家级人才占比超过20.4%,即每5位教师中就有1位国家级人才。当前,全校上下锚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千方百计把优秀的人才融入支撑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编辑:秦峰 通讯员 崔晓静 赵珍 卢迪)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