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两行动、两措施”专项行动工作部署,紧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刑事检察职能、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企业服务保障,以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检察举措,为辖区营商环境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刑事检察“亮剑” 筑牢企业权益“防护盾”
企业发展的安全感,源于对违法犯罪的坚决打击。莲湖区检察院立足刑事检察核心职能,将打击矛头直指侵害企业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各类刑事犯罪,以精准履职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涉企案件审查逮捕9件11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4件6人,重点惩治职务侵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直接损害企业财产权与市场信誉的犯罪行为。其中,依法批准逮捕4件5人,提起公诉3件4人,已有2人被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形成有力法律震慑。
在强化打击的同时,该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及时纠正执法司法环节中的偏差,为企业挽回损失。针对西安某公司申请立案监督一案,检察干警经细致审查发现公安机关立案缺乏法定依据,遂依法监督其撤案,并推动扣押企业的物品全部返还,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让司法公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知产保护“发力” 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莲湖区检察院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惩+协作+衔接”三维发力,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为创新活力保驾护航。
在犯罪打击方面,该院全年受理知识产权类审查逮捕案件3件5人,批捕3件4人;受理审查起诉3件5人,提起公诉2件3人。其中办理的尹某侵犯网络著作权案,因办案质效突出,该院获评国家版权局“2024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树立了知产保护的检察标杆。
为破解地域保护壁垒,该院创新跨区域一体化履职模式,与安塞检察院联合签署《关于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协作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并协同办理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纠纷案,该案成功入选《2024年陕西省打击侵权盗版典型案例》,被《检察日报》《正义网》等权威媒体刊发推广。
在机制建设上,该院深化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主动对接公安机关、区市场监管局、区委文旅局等行政部门,通过座谈交流、案件摸底、台账管理等方式,精准挖掘知识产权犯罪及行刑衔接线索,有效拓宽监督立案来源,形成保护合力。
服务保障“升温” 打造助企发展“暖心港”
“法治护航不仅要打击犯罪,更要主动服务。”莲湖区检察院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将检察服务延伸至企业发展的“第一线”,用贴心服务传递司法温度。
该院充分发挥检察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将民营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一线工作日”等便企措施与工作站职能深度融合,组织干警定期下沉企业,收集意见建议,提供案例普法、一对一法律咨询等精准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针对辖区非遗文化企业集中的特点,分管领导带队深入中华老字号“同盛祥”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围绕非遗传承人申报、品牌维权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现场提供法律指导并持续跟踪服务,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法治活力。
为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知晓度,该院借助“两微一端”线上平台,开设“两行动、两措施”专栏,发布普法信息十余篇;同时受邀走进西安新闻广播电台《党风政风热线》《法治进行时》等栏目,通过访谈解读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及“清风莲知”品牌建设情况,让法治护企理念深入人心。
“法”护营商,“优”无止境。莲湖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深化“两行动、两措施”落实成效,持续做优涉企案件办理、做强知识产权保护、做精检察服务保障,以更高水平的检察履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编辑:秦峰 通讯员: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