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记者走进秦岭南麓、嘉陵江畔的汉中市略阳县,在采访中,略阳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冶永生向记者介绍园区发展历程:“我们园区2009年就获批成为全省工业集中发展区,2022年正式更名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步步发展至今,终于升级为省级经开区。”
这片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78.75%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176科1221种药用动植物更让略阳赢得“天然药库”的美誉。近年来,略阳县牢牢锚定“生态禀赋为基、产业集群为脉、科技赋能为翼”的发展主线,聚焦绿色食药、特色种养、循环农业三大核心板块,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要载体,通过“园区+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绿色转型之路,正朝着 2035 年建成百亿产值“秦岭药都”的目标稳步前行。
园区集群筑平台 串起全链发展骨架
作为产业转型的核心载体,略阳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于2025年5月22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创建为陕西略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兴州、横现河、毛坝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204.44公顷,涵盖绿色食药科技产业园、略阳乌鸡产业园、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横现河新型材料产业园四大园区。
绿色食药科技产业园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二期全面建成,三期启动建设,已通过招商引资吸引4家企业入驻:一号厂房的陕西福嘉宏耀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中药养生茶、鲜食天麻菜生产线并投产;二号厂房的陕药集团略阳中药科技公司建成天麻加工生产线,正进行试生产;三号厂房的陕西金阳锦堂药业有限公司打造的中西部天麻交易中心,于2024年11月10日正式开市,每月8日、28日常态化开市,运行一年来有力推动全县天麻产业发展;四号厂房的陕西御风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天麻粗加工生产线及保健品方技牌天麻片生产线并投产。“现在园区里5号厂房是提取专用厂房正在招商,6号厂房建有1500平方冷库,已经装满了园区企业和周边农户的天麻及农产品,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冶永生补充说明。
略阳乌鸡产业园完成两期建设,研发综合楼与标准化厂房集群成型,陕西百味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加热乌鸡汤生产线、汉中吉食润食品有限公司的豆制品生产线已投产见效;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聚集5家核心企业,年处理中药材能力达3000吨,杜仲油软胶囊、保健茶等产品稳步推向市场。截至2024年,全县中药材产销达2.68万吨,基地产值与中药加工生产总值突破15.2亿元,园区集群效应让“天然药库”逐步蜕变为“产业高地”。
骨干企业强支撑 激活产业核心动能
各类骨干企业的深耕发力,为略阳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汉中市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陕西汉王略阳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略阳县食用菌中心菌种厂)作为当地深耕多年的重点企业,经多次增资后注册资本达4026.9583万元,依托“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的技术支撑,建成4000平米规范化天麻育种基地、200亩猪苓种植基地、150亩品质天麻认证基地,培育出“略麻1号”“略麻2号”新品种,拥有年加工1000吨天麻的中药材趁鲜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和年生产200万套菌种的自动化生产线,先后通过天麻GAP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多项资质,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市级科学技术奖4项,其天麻、猪苓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获评陕西省定制药园、十大秦药基地。
“我们总投资约1310万元,旨在对天麻菌种及中药材初加工进行整体产业升级。”陕药集团略阳中药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博丰介绍,作为1994年成立的老牌企业,股东方希望以天麻为试点,“把陕西的药材打造成全国优势大品种,目前已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后续将重点开发大健康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陕西福嘉宏耀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秉持“健康精诚,绿色赋能”理念,深耕药食同源领域,通过“医教产学研”协同模式开发系列健康产品,以“联农、助农、兴农”理念实现中药材“研发、种植、采收、加工、质检”立体式管理。山慈菇种苗繁育基地作为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成27亩种苗繁育基地、8亩种质资源圃及33个育苗大棚,2024年育苗130万株、2025年计划育苗70万株。“山慈菇是国家二级濒危中药材,基地核心技术由陕西师范大学牛俊峰博士提供,每年可培育种苗约150万株,产值接近500万元。”金家河镇副镇长程波表示,该基地每年可发放劳务报酬7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培育的种苗可满足425亩林下种植需求,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带动30户群众增收。如今,“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略阳猪苓”“略阳黄精”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市场,100余个中药材合作社与14家加工流通企业联动发力,形成“镇有基地、县有龙头”的产业格局。
循环农业破难题 绘就生态富民图景
从“变废为宝”的生态闭环到“联农带农”的民生温度,略阳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也为汉中市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实践。
麻柳铺村作为省级重点帮扶村,2020年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华兴州肉羊养殖公司、千林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年养殖山羊8000余只,为汉中最大肉羊养殖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120余户200余名闲散劳动力务工,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针对养殖粪污与废弃菌筒处理难题,该村于2023年建成1500平方米有机肥加工厂,安装有机肥加工自动生产线,以食用菌废弃菌筒和肉羊养殖基地粪污为原料,生产的“羊多宝”有机肥有机物腐殖酸含量达59.6%,远高于国家30%的标准,年生产销售量达1000余吨。2025年,该村再投资130余万元,新建2900平方米仓储大棚和一条智能发酵生产线,投产后年生产有机肥将达3000吨。
依托全村3500亩茶园(小安山茶园获评陕西省“十佳最美茶园”“汉中市生态茶园”),村集体与略阳县绿园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使用有机肥打造500亩安山有机茶园,形成“上段赏茶园品高山有机茶、中段看产业体验农事活动、下段追忆历史看‘红军三进麻柳铺’纪念亭”的观光旅游路线,年吸引游客1万余人。2024年,麻柳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685万元,1982名股民分红9.91万元,2025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实现65万元。通过产业链升级与绿色技术创新,略阳正朝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90%以上的发展目标推进,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立足生态基底,紧握集群与循环双引擎,汉中略阳正以坚实步伐向“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迈进。未来,随着2035年百亿产值规划逐步落地,这座“秦岭药都”将持续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为县域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记者:秦峰 实习生:韩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