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 陕西新闻

再现秦俑服饰风采,文保科技助力丝路遗产“活”得更好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6月24日电(记者 冯源)紫色的织锦面料,带有黑色八角纹纹样,还点缀着黄色圆点……22日下午,一场丝路文保科技的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研究员在论坛上展示了秦代百戏俑服饰复原研究的最新成果——2200多年前,秦朝的“百戏”艺人很可能就是穿着这样的衣服,为秦始皇和众臣们表演杂技乐舞。2022-06-24 21:10

“国丝馆”联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复原“百戏俑”服饰

“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重要物证。据了解,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是聚焦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领域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非政府科技合作组织。2022-06-24 21:09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记者2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专业收割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累计机收面积为2.98亿亩,收获机械化率超过98%。2022-06-23 14:01

古遗址“走”进现代生活 国际友人“走读西安”——发现不一YOUNG古城之美 主题沙龙举办

在主题沙龙环节,与会嘉宾首先跟随视频走进日本奈良、意大利庞贝、比利时布鲁塞尔等文化名城,感受遗址与生活、了解四城年轻人创意守护古城的故事。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主席朱裕华表示,庞贝和西安人民的生活都与古遗址和古城文明息息相关。2022-06-23 09:40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现并修复罕见“仰卧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又有新进展,出土于秦陵百戏俑坑的“28号俑”修复完成,这尊“仰卧俑”因其姿态奇特引起研究者关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与秦兵马俑坑象征着军阵的内涵所不同的是,百戏俑坑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杂技的机构。2022-06-11 21:36

2022防疫关切事丨核酸检测五大关切 权威回应来了

“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贺青华表示,对于采取非法的、强制性措施的地区、单位和作出决定的个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要求有关地方及时整改纠正。2022-06-10 09:20

一个农民的春夏秋冬之望丰收

5月9日,雨停间隙,薛拓(右)薛强(左)父子,来到神禾塬托管的麦田里,查看小麦生长情况。2004年,老薛尝试着托管流转土地种粮食;2008年,他牵头成立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2022-05-31 11:03

“凡编必审”,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将实施

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实施。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数字教材中单一视频的时长有“限制”,小学阶段不超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25分钟。且数字教材应“凡编必审”,比一般网络出版物有着更高的出版质量要求。2022-05-30 14:11

喜讯!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

5月27日上午, 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单位组成的国家联合验收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对杨凌综合保税区进行正式验收。据了解,目前杨凌综合保税区已在生物科技研发、大宗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跨境电商等方面储备20余个项目。2022-05-27 17:30

青春铸卓越 安全勇当先

在毛乌素沙漠深处活跃着这样一支信念笃定、意气风发的青年队伍,他们像沙柳一样,以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守在塞北边陲,他们用青春和智慧守护着万里气龙,他们就是国家管网集团“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陕西分公司靖边作业区。靖边作业区将持之以恒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领青年员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奋力谱写管网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2022-05-20 17:36

多地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城在碧水青山间 乐享绿色好生态

各地加强规划、因地制宜,通过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完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22-05-20 09:49

把握有利条件,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开门稳”的成绩单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具有“稳”和“进”的鲜明特征,同时“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2022-05-10 16:56

28省份发布首季GDP数据 21省份增速高于全国

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4.8%,在这28个省份当中,有21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2022-04-28 10:00

中国经济面面观

18日,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即将发布。在近期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大势如何,备受关注。2022-04-18 10:24

在防疫一线,这是最动人的模样

近期,在上海、吉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等身着防护服,众志成城,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在他们奋斗的地方,我们拍下他们“逆行”中的不同状态——这是防疫一线最动人的模样。2022-04-02 07:58

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2022-03-27 20:29

我国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今年我国将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2022-03-18 09:22

中国良法善治护航新征程

新修订的种子法3月1日起实施。最高立法机关专门就一粒粒不起眼的种子修法,有何考量?2022-03-10 11:12

从新发展理念看2022中国经济新开局

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夯实基础、砥砺前行,中国经济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航程。2022-02-28 07:08

各省份敲定2022年GDP目标 中国"稳增长"重点明确

2021年,中国共有11省份跑赢8.1%的全国GDP增速。进入2022年,随着基数效应减弱,各地务实地下调了GDP增速目标,绝大多数省份设定在5.5%至7%区间内。2022-02-09 09:32

十张海报速览2021年“成绩单”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2022-01-17 13:00

2021年,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中国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为经济行稳致远储备宝贵资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表示,2022年,将聚焦“六稳”“六保”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2022-01-04 10:54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站稳脚跟,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沉稳和耐心。2021-12-23 19:17

【图说中国经济】开局之年仓廪实: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十四五”开局之年仓廪充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12-08 15:40

多地布局“十四五”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多个创新集聚区,分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聚区和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2021-11-29 14:09

西安市雁塔区互联网协会成立

11月23日,在雁塔区委网信办的指导下,雁塔区互联网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大雁塔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据悉,目前雁塔区互联网协会已进行会员登记60多家,聚合了互联网信息安全企业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多方力量。2021-11-25 14:43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