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线强保供,勇于担当展风采 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王洋

疫情一线强保供,勇于担当展风采 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王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3-03 0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铜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王洋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有着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面对疫情,他深知防护用品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接到任务后,他便迅速对全市药械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及医疗机构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摸清我市口罩、额温仪等防护用品的存量、底数,建立全市药械经营企业防护用品购销存台账,建立了全市防护物资保障供应群,将各药械企业负责人、区县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全部纳入,随时掌握全市防护用品购销情况、市场供应情况,分析市场需求。白天,他积极协调全市药械批发企业、药械零售连锁总部和药械零售企业,恳求他们利用购销渠道尽最大可能为铜川采购防护用品,满足群众需求。晚上,他加班加点汇总统计各类报表台账,随时跟进企业进货情况。为了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他抱着电话苦口婆心地给讲政策、讲大局,亲自登门不厌其烦地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沟通,为保障物资供应,他策划组织了两次全市医药企业疫情防护用品保供恳谈会。在他的努力下,铜川市医药企业纷纷发出倡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多渠道、多途径采购防护用品。口罩30.7万余只、抗病毒类药品35903盒、医用防护服820余套、普通防护服2000套、橡胶手套5000双、体温计4400余支、额温仪550余台、95%酒精63吨、84消毒液原液8吨,物资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指挥部指定地点,全市疫情防护用品保供压力逐渐缓解,他编织的这张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网,为全市疫情防护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

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地对疫情防护用品的管控更严,采购、运输的难度愈来愈大,通过医药经营企业采购的单一渠道已无法满足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市没有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企业,每想到此,他都寝食难安,查资料、找政策,与省药监局联系,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国家鼓励企业转型转产生产防护用品的政策出台后,他第一时间动员全市药械、服装生产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转型转产生产防护用品。为使企业尽快转型转产,他与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不停地沟通,企业放假,他自驾登门拜访企业负责人,一遍、两遍地向企业宣讲优惠政策。医疗器械生产标准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结合企业实际,他运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制定转型方案,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一一上门指导企业完善注册审批资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质量管理人员,对企业转型转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企业一起想办法,逐一协调解决。仅用了3天时间,陕西凯美聚服装有限公司的口罩投产了;全市首家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陕西海斯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日产2万只医用口罩生产线项目通过省药监局审批。为使企业顺利投产,他驻厂监督,帮忙扛设备、卸原料,在企业手续报批方面,他主动向省药监局相关处室汇报企业情况,为确保产品质量,他积极联系检验机构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在他的努力下,10天时间,企业的产品已经下线,填补铜川市无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的空白,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他并未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动员其他企业转产转型,在他的帮促下,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医用酒精、84消毒液生产线,铜川轩州服饰有限公司的防护服生产线等8家企业10条生产线陆续开工生产;还有两条医用口罩、防护服生产线正在筹备中。全市生产企业生产的63吨医用酒精、130吨消毒液、600件防护服已全部投入市场,首批5.5万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待环氧乙烷灭菌解析后将陆续投入市场,为铜川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丈夫、儿子、父亲,在本应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他以战为令,闻令而动,放弃休息时间,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工作25天,联系各种防护物资,经常是手机用到发烫、接电话接到头晕。但他深知疫情防控的紧迫性,虽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的他,已俨然成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孩子说,自己一周都没有见到他了。

王洋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市场监管人的责任和担当,不负韶华,负重前行,他继续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