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的“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举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活动。省政府副省长方光华、副秘书长高阳、中共安康市委副书记、安康市人民政府市长赵俊民、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普选出席今天的活动。
中共安康市委副书记、安康市人民政府市长赵俊民在致辞中介绍,安康位于陕西最南端、秦巴汉水间,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安康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辖1区9县304万人。境内有各类动植物4000多种,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中药材之乡”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优质绿茶、烤烟、魔芋和蚕桑基地,也是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濒危珍稀动物的保护繁育基地。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出境水质多年保持国家II类标准,是中国最洁净的水源富集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5%的调水源于安康。安康有中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人称“中国硒谷”,富硒食品饮品走俏市场,富硒产业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百岁老人”占比居全省第一,是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陕西省唯一生态健康养老试点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康养城市50强。
这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七大项:
一是通报陕西省文物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介绍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安排情况。
二是开展陕西省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培训活动。
三是传统文化研学教育观摩活动,包括观摩博物馆社会教育课程,参观“百年巨匠”——纪念沈尹默诞辰137周年三沈昆仲书法展,参观沈氏家训展览馆。
四是观看“三沈故里,人文汉阴”诗音画剧,通过舞台艺术展现汉阴移民文化、三沈文化、陕南抗日第一军、家训家风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汉阴县在保护利用文物资源方面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是其它系列氛围营造活动,包括开展“文物保护我代言”线上短视频征集、“文物保护我先行”线下志愿服务、“沈尹默诞辰137周年”纪念、“文物惠民我先行”宣传、“致敬最美逆行者”展览等系列活动,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浓厚氛围。
六是为了更好地彰显陕西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传播、传承、弘扬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是举办主场开幕式活动。举办主场开幕式是全部活动的重点,在暖场节目中将播放“安康旅游精品路线宣传片”、动画专题片“鎏金铜蚕,我为线路代言”,表演“凤堰插秧锣鼓”。
罗文利指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旨在宣传推介文物资源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独特作用,彰显传播文物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方面的社会责任。陕西主场活动选在汉阴凤堰移民生态博物馆,就是让我们共同感受陈列在广阔大地上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无穷魅力,见证文物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实成果,号召全省各级文物部门为建设全面小康积极贡献文物力量。
罗文利表示,今天的主会场,将通过播放文物惠民短片、分享文物助力脱贫故事、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宝代言”、发布秦岭文化资源调查成果、进行线上云直播等活动,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服务百姓民生,让百姓更好热爱文化遗产、主动保护传承。(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