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阿寺村:深耕文化留乡愁 精心打造“中国苹果第一村”

陕西洛川阿寺村:深耕文化留乡愁 精心打造“中国苹果第一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18 14: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进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中国苹果第一村”首先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绵延至山顶的千亩苹果园在蓝天的映衬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雕塑

阿寺村,距洛川县城14公里,紧邻洛川会议纪念馆,是“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乡。1947年,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李新安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在6亩多的地里建起了洛川县第一个果园,成为当地种植苹果的第一人。

经过70多年的栽培与发展,如今的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截至目前,阿寺村的苹果经过转型升级,种植面积也从6亩多发展到2850亩。永乡镇党委书记李新锁说:“陕北苹果的根和魂在这里。”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洛川苹果文化,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2016年起,洛川县整合资源,依托洛川会议旧址和“苹果第一村”优势,在对李新安故居、旧城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启动实施了阿寺“中国苹果第一村”建设项目,努力将阿寺村打造成“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特色村组、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乡村旅游的示范村。

李新锁介绍,“中国苹果第一村”总体规划为“一街两线一广场一园一带”,即苹果文化步行一条街、东西环村线、苹果主题广场、科技示范园以及苹果采摘观光长廊带。目前,李新安故居修复,建成苹果大讲堂、村史馆和王兰畔艺术展馆,建成总长600米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和10000多平方米的苹果主题广场。同时,对传统建筑、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开发,使苹果文化、黄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

阿寺村立足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残败果园400亩,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300亩,搭建苹果防雹网100亩。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雪”的全天候旅游模式,推进果旅融合,开办农家乐10家,开设民宿5家,实现“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截至目前接待游客30万人次。

蓬勃发展的苹果产业,让阿寺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看今朝,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为阿寺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李新安起始园里,当年李新安在阿寺村种植的第一棵苹果树依然生机勃勃,先进的嫁接技术让第一棵树的生命不断延续着,如今依旧硕果累累。

“来‘中国苹果第一村’,一起看‘果业强、果农富、果香美’的乡村振兴新面貌。”采访的最后,李新锁向广大游客发出诚挚邀请。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