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岭集团:从“投石问路”到“火眼金睛”

陕西东岭集团:从“投石问路”到“火眼金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13 10: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0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持续影响的新冠疫情,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交出了最好的疫情防控答卷,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新基建带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钢铁行业迎来了2018年以来最好的行情。

“想要做好经营,关键在于对行业方向的把握,只有方向对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东岭集团内贸钢铁公司总经理王业平说。

“去年三季度末,面对着国内货币资金政策宽松、国际疫情防控和出口增加、原料成本上涨、工程赶工期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情况,我们精准研判、及时行动,在四季度就完成了销量200万吨、利润4000万元的小目标。”说起2020年的一系列操作,王业平很自豪。

对于年钢材贸易量超千万吨、打通钢铁行业全产业链、经营触角遍布全国的东岭集团来说,对于行业方向的判断,是这个总部位于西部宝鸡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更是发展壮大的“基石”,拥有这样的“神通”,是东岭在钢铁行业深耕30年淬炼出来的。

1997年,王业平来到东岭兰州分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不爱陪客户吃吃喝喝,一有时间,他就跑东跑西,研究库存和销量,然后自己作出判断,接下来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那时候根本没有随手可查的数据,想获得准确的信息,就得自己动手。每周六,他都要去存放钢材的地方盘库,“扒在车皮上,看看里面有多少货,和上周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有个大概的判断。”

就是靠着这种“投石问路”的精神,练就了东岭“火眼金睛”的本领,逐渐从一个小钢材经销商,慢慢成长为中国钢贸市场的“排头兵”。

对于钢铁市场的理解,东岭绝对有话语权,600多人的团队规模,采购团队对接上游60多家钢厂,销售团队遍布中西部10多个省份,对接各类大中型终端工程和市场贸易商户过万家,基差团队专注基差业务、创新业务模式,钢谷网提供信息资讯支持,黑色研究院负责策略研究,可以这样说,钢铁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东岭集团的深度参与,规模化、产业化、平台化,才是东岭市场研判的“窍门”。

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常说一句话:方向对了,就事半功倍,方向错了,就毫无意义。为了第一时间感知市场的变化,王业平每天要用六个小时的时间,不断的研究分析宏观面、基本面,及资金、市场情绪等,和行业资深人士深入沟通交换意见,走进市场中,去学习对标,和行业一起成长。 这些年东岭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型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选择和东岭走在一起,行业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

据王业平介绍,定位于钢铁供应链服务的东岭钢铁公司,一直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使命,为钢厂拓宽销售渠道和做好原料供应,为下游终端做好产品供应和物流服务,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为用户降低资金风险和各项成本,同时,利用自身行业话语权和库存能力,保障区域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2月份东岭的年会上,李磊谈及2021年工作目标时,将“绿色,健康,高质量,科技”定义为东岭品牌新的形象,其中在促进“推动行业健康、行业发展高质量”的表述,就能看出一个500强企业的责任。

2021年,全球经济正在恢复性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四五”正式开局,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产能调控,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升级带来的广阔市场,铁矿石、焦炭带来的成本支撑,钢铁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一手抓终端,一手抓市场,实现最大的效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王业平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