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十四运”创造“安全畅达、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3月1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发布会,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杨党校;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建华;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超出席,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发布会。

西安为“十四运”创造“安全畅达、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13 10: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1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发布会,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杨党校;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建华;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超出席,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发布会。

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杨党校介绍,西安客运服务切实提升。新开调整公交线路71条,建成公交场站12座,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1.7%,西安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全面提升出租汽车档次和服务水平,“爱心车厢”荣获交通部十大运输服务榜样品牌。

省级示范县覆盖率达60%,创建比例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四好农村路”现场会上,西安作为全国唯一市级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对于“十四五”西安交通发展的有关情况?杨党校说“十四五”时期,交通局将“锚定1个目标,建设2大枢纽,构建5大体系”。一个目标:就是以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两大枢纽:一是建设国际一流航空枢纽。二是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化铁路综合枢纽。加快形成以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东站、新西安南站为主要客站,阿房宫为辅助客站的“四主一辅”客运枢纽布局。

五大体系:一是构建畅接全国的公路网体系。新改建高速公路13条,建设里程378公里,形成“三环十二辐射”高速路网格局;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及城市快速路14条496公里。二是构建功能先进的综合枢纽体系。围绕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重点推进机场东航站楼等综合客运枢纽 以及西安港等综合货运枢纽建设。三是构建便捷高效的邮政快递体系。四是构建完善多元的城市交通体系。以“十四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为标杆,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中运量公交和常规公交为基础,巡游车、网约车等为补充,公共自行车等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城市交通系统,推进后全运时代城市交通服务提质增效。五是构建智慧高效的行业信息化体系。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运输服务高效、便捷、精准、安全。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建华介绍,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增加38.6万辆,截止今年2月底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07万辆,居全国第七,驾驶人达到494万人。

2021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交通安保主责主业,一是深入开展交警作风大整顿行动。着力打造“四个一流”的西安交警品牌形象。二是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三是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大提升行动。高标准创建100处交通秩序示范路口和50条严管示范街,系统推进迎“十四运”交通设施整改提升,打造全运专用通道,全面实现主城区信号灯联网联控、绿波通行,不断提升市域交通治理水平,努力为“十四运”创造“安全畅达、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超介绍,12月28日,地铁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按期建成通车,新增运营里程83公里,创下了一次性开通的最高纪录,线网客运量位居全国前列,轨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已超过50%。12月31日,西安地铁共运送乘客404.81万人次,线网单日客流创历史新高;随着机场城际线纳入西安地铁线网一体化管理,我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8条,运营总里程达到245公里。

十四五期间,随着三期规划项目全面建成,西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再翻一番,形成12条运营线路,总长为422公里的运营网络,成为中心城区最快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在加快城市中心与外围区域之间的联通,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 1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