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固定宽带可用下载速率居西部第一

陕西“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固定宽带可用下载速率居西部第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28 10: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网信办主任鲍永能,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生荣,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陕西省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王创出席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陕西省委网信办主任鲍永能介绍,2020年,陕西省数字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6%。陕西连续4年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宽带陕西”“无线陕西”“泛在陕西”“云端陕西”战略,推动光纤网络、4G网络、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卫星系统等新型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深化和拓展,全面提升了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截止2020年底,西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到870G,全省4G基站建成19.3万个、用户达到3733万户,5G基站建成1.9万个、示范应用场景达到16个、5G用户达到1027万户,全省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固定宽带可用下载速率分别为34.55Mbps、49.37Mb/s,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1位。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过2000万、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突破2700万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成94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到41个行业,陕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成为我国首个全网支持全星座、全频率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全省LTE网络端到端、固定宽带网络端到端、骨干网及重点数据中心全部完成IPv6改造,IPv6支持度居全国第9位。

陕西加快实施“互联网+”“智能+”“上云用数赋智”等专项行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去年认定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5个、示范园15个、示范项目15个,在孵企业近50000家、上云企业超过10000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6%。

陕西网络扶贫行动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第五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提前完成,第六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正在实施,全省所有行政村、贫困村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光纤网络和4G网络双覆盖,光纤网络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0M以上,与城市光纤网络同网同速。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组织开展“陕耀·网络扶贫e起来”活动19场,建成运营65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6583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1516家互联网企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

陕西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收获新成果。目前,“网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云端自贸产业园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北斗“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与时间公共服务平台等40余个对外服务平台建成运行,并复制推广至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用。西安、延安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探索开展数据要素跨境流通、数字贸易等试点,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介绍,截止今年一季度,全省超过3200家企业参与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国家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我省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3.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6.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1.1%,应用电子商务比例55.4%,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30%,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21.6%,开展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9.2%,智能制造就绪率6.5%,工业云平台应用率34.6%。“十三五”期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的总体水平年均增长率为4.3%,超过全国平均3%的增长速度。陕鼓动力、法士特、中服软件、美林数据等企业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制造业‘双创’平台”以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称号。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生荣介绍,陕西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集成创新应用,统筹各类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示范。开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等应用示范,重点建设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十四五”期间,重点要支持数字博物馆、数字文旅、数字会展、数字出版等新业态发展,鼓励数字创意与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健康医疗与养老等深度融合,加强联动和跨界合作,打造数字经济新实体,培育数字化新业态。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