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五届丝博会汉中重点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省级有关部门、江苏省南通市、汉中市各县区和有关部门、金融机构、项目签约双方代表、商协会代表、客商代表等500余人参加活动。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25个,总投资138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92个,总投资671.5亿元。
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强,汉中市委书记方红卫分别致辞。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钟洪江主持。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吉德,省国资委主任王海鹏,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刘德力,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曾岚,省委巡视组原组长田筱虎,南通市副市长赵闻斌,省贸促会副会长权俭,省工商联副主席郑佩宏,省会展中心副主任王青芳,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汤鹏超等受邀参会。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雁毅,市政协主席严维佳,市委常委王春丽、王浩、邱仕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勇健,副市长屈占权等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浩和副市长屈占权分别作汉中城市功能区、汉中现代产业体系推介。副市长屈占权主持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陈强指出,本届丝博会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认真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必将进一步拓展各省区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的发展空间。面向“十四五”和未来发展,汉中站上新起点、迎来新机遇,正处在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西汉蓉航空产业带”重要承载地、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已成为国家和陕西省确定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汉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创新提出“学研在汉中、医养在汉中、旅居在汉中、兴业在汉中”,将其作为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四张靓丽名片,汉中正在加速成为西南“金三角”地区宜教、宜养、宜游、宜业的幸福宜居名市。
方红卫指出,汉中交通便捷、区位独特、特色鲜明。实现开放融合发展,汉中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迈入“十四五”,汉中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三市”为目标,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兼顾保民生、优生态、促发展的考量,着力打造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城市品牌,使其成为满足和创造需求的创新实践,培树产城人景业高度融合的典范。立足新发展阶段,汉中将强化汉江源头的责任担当,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五大工程”,努力在生态驱动发展上探出新路、形成特色。未来的汉中,将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教、宜养宜人,是大家共建共享、成就事业的理想之地。
钟洪江表示,今日之汉中,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干事创业劲头正足,深入合作恰逢其时!诚邀大家实地领略汉中秀美山水、大美人文,亲身感悟汉中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政策、最好的礼遇,切身体验汉中推动发展的信心、决心和诚心。汉中将以“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最优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全力打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客商在汉中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汉中市始终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之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品质食药、文化旅游等一大批绿色生态循环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兴汉新区、航空智慧新城等4个千亿级骨干园区和8个百亿级县级园区加速崛起,“汉西欧”中欧专列正式通车,“三高速三铁路五国道一机场”的立体交通网络畅联全国,汉中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该市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是“十二五”末的1.5倍;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6.7%、8.1%、9.3%和9%,增速位居陕西省第一方阵。
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25个,总投资138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92个,总投资671.5亿元。精密工量具产业园建设、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基地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传感器研发产业园、通讯设备及电子产品加工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预计本届丝博会期间,汉中市将签约项目187个,总投资1657.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24个,总投资781亿元。(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