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10时,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商洛市委书记郑光照,中共商洛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璇出席,介绍商洛市“坚守初心担使命 绿色发展谱新篇”。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新闻发布会。
商洛市委书记郑光照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洛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推动老区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变化。
商洛坚持以“三新”为战略指引、“三高”为主攻方向,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在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是聚焦绿色抓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商洛面临“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与“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双重使命。 至“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39.4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倍。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11.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向好。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359个,水阳高速、商洛电厂、商山物流公铁联运等项目建成投运,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西康高铁正式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20多个,先后建成比亚迪太阳能电池、环亚源铜业、森弗大健康产业园等产业项目,菌果药畜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跃居全国首位,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
二是蹄疾步稳促改革,发展活力更加充沛。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一网通办”率达到94.35%,信用监测排名跃居全省第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5.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全国交流。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合作设立西安-商洛“飞地”研究院,申报立项国省科技计划项目408项,培育科技型企业231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建成省级高新区2个、“双创”基地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94亿元。扩大对外开放,商洛海关揭牌开关,商洛陆港获评5A级物流企业,7县区全部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8.2%;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万达、三峡、延长、陕投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先后落户,“十三五”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35.5%,今年上半年增长69.75%。
三是尽锐出战抓脱贫,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合力攻坚,7个县区整体摘帽、7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7.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历史性甩掉了绝对贫困帽子。今年以来,我们滚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实施了一批补短提质项目,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就业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5%和6.9%。新建学校81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十四运会场馆建设顺利完成,花鼓戏《情怀》、纪录片《商於古道》等文艺精品全国获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洛、法治商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全市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96.84%,获全省首批“平安铜鼎”,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14年“零”发生,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四是坚定不移优生态,美丽颜值更加靓丽。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每年4月20日确定为“商洛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累计整治秦岭“五乱”问题526个,拆除违规建筑9.53万平方米,覆土复绿101.28万平方米,修编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健全市县镇保护机构,网格化监管实现全覆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11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森林覆盖率达69.5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现全覆盖,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9.72%,成为全国首个“中国气候康养之都”。
五是从严从实强党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坚持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扎实开展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市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郑光照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和转化好高铁开通带来的这些红利,推动商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精旅游产业。继续唱响“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让大家一提起秦岭就想到商洛,一想到商洛,就能记住商洛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二是做大大健康产业。用好“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字招牌,依托商洛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资源,策划布局一批集“生态度假、健康养老、天然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研发一批医疗康养、养生保健、“药食同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名特优”农产品,不断做大大健康产业。
三是做优产业结构。发挥高铁沿线产业集聚优势,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推进数字赋能、新能源汽车配件等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加速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四是做全配套设施。围绕高铁站点建设,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高铁场站及其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新城新区和临近城镇开发,实现“一站带新城、一城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