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为川藏公路选线 长安大学校史馆 供图
2021年10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长安大学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批复长安大学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至此,长安大学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建设交通强国,是新时代赋予交通人的崭新时代课题。长安大学人自己也无法确知,在祖国501万公里的公路网中,有多少公里曾经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与汗水。但国人都知道,长安大学人一直在那里,守着荒山、踏着黄沙……
长安大学对国家交通建设所作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青藏公路、港珠澳大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等举世闻名的重大工程,而是在于大大小小不胜枚举的各类工程。有路、桥、隧的地方,一定有长安大学人的身影,或是有他们的杰出作品。这些杰作或星罗棋布于乡野之间,依傍山麓、穿越层峦;或似蛟龙般跃然于烟波浩渺之上,承担起纵贯东西、沟通南北之重任。而“车行无阻,货畅其流”,大概正是当年创办这所学府的先驱们共同的初心和理想。
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长安大学党委引领广大师生创新性地将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始终坚持把学党史与学校史结合起来、把发扬党的伟大精神与传承红色基因结合起来,赓续血脉办实事,建功立业开新局,以期为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再立新功。
今日,加快“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长安大学已全面开启科教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舒展在心,闪耀时代的“两路”精神筑起滋养灵魂的心灵高地。新征程上,“两路”精神吹响了集结号,千千万万筑路者慨然前行的脚步满是勇毅、自信和坚定,我们要秉承和发扬永不磨灭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