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落实“双减”有力度 课后服务有温度

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落实“双减”有力度 课后服务有温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7 09: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为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榆林市打出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组合拳”。

经过二个月的尝试和探索,各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如何?11月16日,记者对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进行了探访。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狠抓“时间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吃好、吃饱;优化作业布置和批改检查管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课后作业总量不超90分钟,作业实现“堂清、日清、周清”。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秉承“五育并举,重点培养”的服务理念,打造三个课堂,守住以“国家课程”为主的高效课堂,发展以“兴趣培养”为主的社团课程,开辟以“走出校门、面向社会”为主的红色研学实践课程,全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秉承“发展好每一个孩子、服务好每一个家庭、成就好每一个教师”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为教育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内涵发展、全心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做到“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每一名孩子都优秀、每一位教师都奉献、每一个家长都满意”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课后服务水平,实施“5+3+2”课后服务模式。5是指每天一小时的自主作业时间;3是指每周一、三、五的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共分为美学艺术、阳光体育、劳动实践等三大类二十四门课程共学生选择;2是指每周二、四的社团课程,社团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五育并举,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设了五大类59个专业社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自主选课,采取分层走班形式进行。社团活动课程更注重“精”,确保让学生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培养至少两项专业技能或特长。采取本校老师搭配外聘专业老师的方式,保障每个社团都均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普及基本技能 、培养个性特长、实现自我提升、助推内涵发展,努力做到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每人至少要有两项体育特长,两项艺术特长。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