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为个位数

1月11日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为个位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13 09: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月1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永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隔离管控组副组长孟祥东;蓝田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赵刚;周至县政府副县长朱璇出席。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公布,1月11日0时-24时,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已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新增8例确诊病例,均为轻型,从发现方式看,全部在隔离管控中发现;从年龄结构看,3岁以下1例、3-18岁1例、18-60岁5例、60岁以上1例;从性别分布看,男性5例、女性3例。

根据流调,已排查出的密接和次密接均按照有关要求落实隔离管控。

1月11日9时起,西安市对所有封控区、集中隔离点、10个重点城中村,碑林区、雁塔区、长安区、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区等区域,开展了核酸筛查。截至12日9时,累计采样672.61万人。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37个,全市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地区。

自2021年12月18日后,西安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为个位数。同时,治愈患者已经超过总患者数的四分之一,27个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9个区县、开发区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本轮疫情形势逐渐好转。

对集中隔离期满后如何安全返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永鹏介绍,按照西安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规范管理流程,隔离人员在隔离期满后,各区县对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的人员,由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指挥部或辖区疾控机构开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

  • 集中隔离医学期限
  •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集中隔离14天,集中隔离解除后执行7天居家隔离。
  • (二)核酸检测。各区县疫情指挥部统筹安排各隔离点工作专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第十四天开展核酸检测,进行双采双检,平行检测。按照判定标准,核酸检测正常,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转为7天居家医学观察。
  • (三)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相关政策
  • 1.所有有阳性病例的集中隔离点以2021年12月26日0时为界限,12月26日0时之前有阳性病例并且2021年12月26日0时至2022年1月8日24时再未产生阳性病例的集中隔离点,可以申报解除隔离风险评估,隔离期满后,按程序解除隔离,转为7天居家隔离;
  • 2.2021年12月26日0时之后14天内发生阳性病例的集中隔离点,经区县疫情指挥部和市级流调队评估后,未发生异常情况的,可以申报解除隔离风险评估,隔离期满后,按程序解除隔离,转为7天居家隔离;
  • 3.2021年12月26日0时之后产生阳性病例的,经解除隔离风险评估,认定隔离点被隔离人员不遵守防疫要求等风险隐患的,隔离人员从阳性病例转出之日起算,重新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后续无异常,隔离期满后转为7天居家隔离。
  • 4.2022年1月10日24时起新产生的阳性病例,由区县疫情指挥部进行风险评估和动态管理,要求同上。
  • 5.除以上条件外,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满14天解除隔离的人员,目的地为碑林区、雁塔区、高新区、长安区、西咸新区的,目的地为城中村及其他封控区的,目的地为学校且无单人单间隔离条件的,在现集中医学隔离点继续执行7天集中隔离。
  • (四)送离集中隔离人员工作流程:
  • 在隔离人员符合解除隔离条件后,实行点对点封闭转运管理。
  • 1.目的地为外省市的。隔离人员最终目的地为外省市,酒店专班信息组在第12天将隔离人员返程信息反馈给市指挥部,市指挥部协查组协查给外省市目的地指挥部,区县指挥部安排转运至一场两站,隔离人员转运和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 2.目的地在西安市内。酒店责任专班信息组需在第12天将隔离人员报送至区(县)指挥部办公室,由区(县)指挥部办公室发公函至目的地区(县)指挥部,由目的地所在区(县)指挥部负责点对点接回送至所在社区,开展社区7天居家隔离防控措施。

当前,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为避免疫情反复,我市部分市民仍需完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