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西安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7-22 07: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0日,西安市组织乡村振兴媒体采风活动,采访团一行在先后经过鄠邑区蔡家坡村、栗峪口村、胡家庄村,高新区平堰下村、杜家庄村、李家岩村现场观摩,那里的变化让记者们感到振奋不已。

近年来,在西安鄠邑区蔡家坡等地,西安美术学院师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持续进行艺术实践和教学,致力于乡村文化再建,并连续举办“关中忙罢艺术节”,借助秦岭终南山丰富的自然与历史资源,文艺工作者们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通过打造“美好乡村计划”,将传统乡村生活方式,价值认同,与现代城市文明创新文化,生活美学相结合,营建出村史馆,美术馆剧场等一系列乡村文化新场所,用艺术改造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2022·第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从5月开幕,将延续到10月,分别开展终南戏剧节、终南生态艺术项目、社区艺术项目三大板块、九大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7月底将邀请众多名家举办“终南诗赋”朗诵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多元发展的“关中模式”,走出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子。通过承办忙罢艺术节、吸引艺术家入驻乡村,用艺术化的手段推进乡村建设,呈现了乡村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相结合,让当地群众享受了高品质文化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2021年来,鄠邑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中省市安排部署,以“诗画鄠邑、品质新区”为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城乡,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全力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促进农文旅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大西安乡村振兴“鄠邑样板”。

据了解,2018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先后托管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和周至县的12个镇街,辖区1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有了现代化的城市,也有了美丽的乡村。2021年,西安高新区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城市、资本、产业、科技、人才、政策等优势,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村更美丽更宜居,还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快点鼓起来。今年高新区还在同步推进20个改造村和60个提升村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区内企业多的优势,积极调动区内企业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以“企业联动”的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

目前,区内企业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路径;珍佰粮、佰瑞、葡萄研究所等为农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文旅企业则为农村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资金、人才、管理理念……

近年来,李家岩村作为秦岭八村起点,将打造乡村振兴体验基地,承担起“乡村振兴展览、农产品展销、游客综合服务”的重要功能,通过产业振兴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当地群众增收渠道,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高新区杜家庄村生态环境优良,该村定位以养老、康养为重点,以产业引领村庄建设风格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定位以养老、康养为重点,以产业引领村庄建设风格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提升村医疗服务水平,延伸养老产业链条,发展康养养生、文化休闲等关联产业,杜家庄村将打造为集康体养老、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城乡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西安乡村振兴局下一步工作目标,将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以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努力建成具有西安特色、在全省绝对领先、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