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首次颁布石榴等级果品标准“石榴红了”主题推介活动启动

临潼区首次颁布石榴等级果品标准“石榴红了”主题推介活动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04 0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又是一年石榴熟。11月3日,2022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西安时令水果“石榴红了”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启动。

活动中,临潼区发布“临潼石榴”产品等级标准,公布了“临潼石榴”特等果、一级果、二级果三个等级果品的评价标准和要求,颁布了《临潼区石榴等级标准实施规范》,并首次发布三个等级果品专属LOGO,标志着临潼石榴有了分级销售标准,维护临潼石榴品牌形象的同时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让石榴果品以质论价,增加农民收入。

临潼石榴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而引进栽植,始于汉、盛于唐,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文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植史。在华清宫,有一棵石榴树直径40厘米,相传为杨贵妃手植,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今天依然枝繁叶茂、榴果飘香。活动当天,从这株千年石榴树上采摘下的一颗石榴果被带到了推介活动现场。承载千年的丝路御果,不仅见证了古代贸易往来之繁盛,更是成为临潼区农业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次宣传推介活动中,临潼区举行了“2022西安媒体主播•临潼石榴产区行”活动,通过现代营销宣传手段,拓宽石榴销售渠道,提升临潼石榴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强势塑造临潼石榴品牌,全面提高临潼石榴的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效益,推进石榴产业融合发展。现场还为第八届临潼石榴评优活动评选出的5名金奖、10名银奖及优质奖等奖项进行了颁奖。

石榴是西安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石榴产业已经进入品种、栽培模式、管理技术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也是传统石榴生产向现代石榴产业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立足于石榴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特色优势,以市场新需求为出发点,突出抓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临潼石榴的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效益。

西安临潼区农林局局长刘军鹏介绍,临潼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年产值5亿元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培育了丹若尔、秦俑、红石榴等加工企业,百富瑞、林彤等省市级知名品牌18个。2020年,“临潼石榴种植系统”以栽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和保持传统技术等优势,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0月,“临潼石榴”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全区13家经济实体获“临潼石榴”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全区石榴种植户近8900家,有超过5万人从事与石榴相关的工作,石榴已成为带领临潼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临潼区园艺工作站张迎军站长指出,临潼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战略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临潼区注册临潼石榴公用品牌商标4个,涉及注册范围14大类。各相关石榴企业、合作社等单位也加大了石榴品牌建设力度,相继注册石榴商标27个,石榴酒商标3个。2020到2021年制定了临潼石榴品牌发展战略规划,2021年对区内13家石榴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了公用品牌使用授权。

2022年临潼区全面实施了石榴等级标准分销。农业农村局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广泛征求石榴生产者意见,制定了”临潼石榴产品等级标准”临潼区同时印发《临潼石榴产品等级标准及贮运管理办法实施方案》,规范了特级、一级及二级石榴产品标准,这项工作对维护临潼石榴品牌形象、提升临潼石榴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据了解,作为西安市传统的农业大区和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临潼区3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县。全区耕地面积72万亩,农业人口60.2万,并形成了粮食、蔬菜、奶畜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石榴种植、番茄制种、奶畜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粮食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

“下一步,临潼区将优先在全区石榴标准化示范园推广实施石榴等级分销标准,并推广实施覆盖全区所有石榴种植户。同时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果品品牌体系,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以石榴为产业核心的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表示,临潼区将聚焦做强“粮食、蔬菜、奶畜”三大主导产业,擦亮特色农业品牌,做优“石榴、番茄制种、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临潼特色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全力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